【臨時避寒中心.博評】阻社工進入、天光前要離開 街友寧瞓公園

撰文:曾醒祥
出版:更新:

寒流襲港,氣溫急劇下降至10度以下,任誰都寧願儘早回家跳進被窩;可是在深水埗一帶的街頭巷尾、公園或球場,仍然可看見有街友露宿,與寒風搏鬥。

在氣溫只有7度的一晚,我看見一個街友把自己整個人攝入長椅中間的椅柄,身體蜷曲地包著厚厚的大褸及綿被,一張不能伸直身軀躺著的長椅竟然就是他的「安樂窩」。我又看見另一個街友在一所小學門口舖幾塊紙皮,再把自己套入一個薄身睡袋,翻開幾把長傘圍著擋風,便抱頭入睡。

當晚,很多街友早就睡著了,只有K叔叔願意和我傾談。K叔叔在太子一帶露宿,即使再凍或下雨,他都堅守那張靠牆的長椅。原本任職售貨員的他,今年五十歲,擁有中七學歷,五年前因長期病患而不能繼續工作;K叔叔之前在深水埗唐樓居住,在失去工作後無法再負擔租金,直至山窮水盡的一刻只好露宿街頭。他說考慮了很多因素才決定以這個公園為家,包括治安、清潔、嘈音及街坊接納程度等。他特意選擇一個座落舊區街角的公園,喜歡這裡不太開揚,並非使用率很高的公共空間。

我好奇問他,為什麼不去避寒中心,原來他有過入住避寒中心的經驗,但對中心的評價卻嗤之以鼻。

一張不能伸直身軀躺著的長椅竟然就是他的「安樂窩」。(作者提供圖片)

他說清晨七時起身並不困難,大部份街友一般都不會睡到日上三竿;露宿街頭警覺性特別高,根本不容易熟睡,故平日在首班巴士開出時,他們已經醒過來了。可是在禦寒中心天未亮就要離開的話,他最擔心便是著涼病倒;一旦病了,捉襟見肘的他並沒有多餘錢去看醫生。K叔叔說:「我試過淋雨後感冒發燒懷疑肺炎,在醫院排了12小時也未輪到,最終捱不住轉看私家醫生;但一下子拿二百元出來,那可是我不吃六餐才慳到的錢,我們窮人是沒有資格患病的。」

其實中心又不是完全不准逗留,只是被租用的活動室或禮堂不能使用,屬於公眾範圍的大堂仍是可以停留的,總算是一個有瓦遮頭的地方;可是,由於日間時候不容許席地而睡,也不方便無家者拖著一袋二袋大小行裝隨地擺放,所以K叔叔說很多住開公園的街友都不欲走來走去。

據K叔叔說,九龍區已算不錯,起碼可步行到達避寒中心;港島及新界區的避寒中心位置均十分偏遠,例如西貢的街友就寧願睡在碼頭或公園,也不會老遠跑到將軍澳的避寒中心;又例如荃灣的梨木樹社區會堂設置在山上,要乘坐小巴才能到達,這都會減低他們前往意欲。對於因糖尿病而導致腳水腫的K叔叔來說,無論去深水埗或油尖旺兩間中心,都是十分吃力的挑戰,所以他寧願留守原地。當然還有近日傳媒報導的東涌避寒中心,據說是因為使用人流不及九龍區多,為了善用資源,中心只開放近洗手間的化妝間供入住者使用,做法極具侮辱。

他說清晨七時起身並不困難,大部份街友一般都不會睡到日上三竿;露宿街頭警覺性特別高,根本不容易熟睡(作者提供圖片)

《香港01》日前有篇港聞,題為【霜凍警告下的東涌避寒中心 記者5小時直擊體會熱飯被窩的溫暖】,報導描述記者化身求助者到東涌避寒中心親身體驗,指「中心為入住者安排晚膳,更有『雜扒飯』及『海鮮炒飯』中二選一。」「記者選擇了海鮮炒飯,打開飯盒,入面滿裝炒飯,配料有蝦、蟹柳、火腿粒等,口味和日常在茶餐廳吃到的差不多。」從文字看,記者是想讚賞避寒中心招呼周到吧。

的確,K叔叔也有提及中心有飯盒、杯麵及暖水供應,當我條件反射說了句「咁正?」,K叔叔就反諷我:「你真是傻仔,那些地方『咁隔涉』,難道露宿者都是貪心鬼,為了貪盒飯或貪個杯麵而走去住嗎?」接著的一句才是最當頭捧喝:「這就是我瞓過街,和你沒有瞓過街的分別囉。好像以前深水埗有個區議員說我們專登貪個飯盒而瞓街,真係好離譜;我們是找不到工作,租不到樓,所以才會露宿街頭。」聽君一席話,我慚愧之餘,再審視民政事務局的政策支援,的確沒有從露宿者的視角出發;飯盒再好吃,若街友去不到,也是徒然。

由於日間時候不容許席地而睡,也不方便無家者拖著一袋二袋大小行裝隨地擺放,所以K叔叔說很多住開公園的街友都不欲走來走去。(作者提供圖片)

一些服務露宿者的團體指出,即使避寒中心的行政安排再差,始終比街頭環境理想,故希望當局能夠以人為本地調整開放時間及地點。而社工也認為,如果避寒中心能配合社工進場接觸留宿者,也有助跟進至部份街友的需要;可是現時每間避寒中心的運作並沒有具體指引,大都是倚靠當值職員個人決定,故有個別避寒中心職員會以不同理由拒絕社工內進,令有需要人士未能得到適切援助。

當然,最直接支援街友的需要始終是回應租屋及輪候公屋困難的問題;可惜香港政府一直漠視街友存在,不單推搪制訂「無家者友善政策」,更常以各種行政措施趕絕露宿者。其實街友並不是苛索生活即時變得安居樂業,只望在最嚴寒的日子,有最基本的保障及支援罷了。

街上仍有很多不願入住避寒中心的街友,如果您願意,可以買碗熱粥或熱飲作出簡單慰問;若有餘力,可以和瑟縮街頭的他 / 她們多傾幾句,看看她 / 他們嚴寒之中是否夠暖,甚至為她 / 他們募集禦寒衣物、被墊等等。若在社區有緣相見,總算是左鄰右里;既然政府寧攬著過萬億儲備也不支援弱勢基層,那我們唯有雪中送炭,守望相助。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