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調】特首民望可以預測? 「這組數字」帶來一些啟示…

撰文:葉天佑
出版:更新: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針對2016年施政報告的民調顯示,特首梁振英的支持度為37分。

特首的民望走勢一般的慣性,就是在當選之初或享有蜜月期,但之後民望隨任期步入尾聲而漸次走低。近年香港管治問題頻生,更令今屆特首梁振英在上台之初,就非常弱勢。

特首的民望弱勢,必然被社會問題影響,不過,香港的管治問題眾多,特首的民望弱勢到底和甚麼因素最相關?翻查數據顯示,雖然港人的人工追不上通脹,樓價又高企無法置業,但相比起來,這些因素和特首民望關係也不是最大;

原來,港人對於一國兩制的信心變化,和特首民望更有關係。

翻查港大每月的民意調查,並把不同數據並列,可就以發現自回歸起,受訪者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的比例愈高,特首的評分也就愈高,相反愈沒有愈心,特首評分就隨之下降,兩者成正比。

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歷來的最高點在前任特首曾蔭權的任期內。2005年4月,當時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剛接替因「腳痛」下台的董建華成為署理行政長官,當時曾的民望甚高,個人支持度評分高達72.3分,而對一國兩制最有信心的時間在2007年4月,高達77.7%的受訪者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特首超過七成的民望比率,一直維持到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

相反,如果把樓價、入息與一國兩制信心並列,則看不出與特首評分有任何明顯的關係。

不論樓價走勢如何,其也非影響特首評分的關鍵因素。(資料圖片)

根據統計處及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樓價指數與住戶入息中位數走勢非常近似。在回歸後,港人的收入與樓價一同下跌,至2003年沙士期間跌至谷底,但之後兩者回升,但特首評分卻逞反覆之勢,第二任特首曾蔭權上台後一度強勢,之後民望轉弱,到梁振英上台,一開局即成弱勢特首,民望也不高。

經常有一種說法認為,只要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搞好,政治爭拗都會隨之減少。不過,種種情況反映與特首民望最有關的,可能並非經濟民生議題,而是港人對一國兩制的前途信心。若然如此,近年本港不斷爆發各種政治爭議,港人感到一國兩制受威脅,特首民望的低迷便有了一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