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路政署指人工島沉降合乎標準 否認公布較樂觀數據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早前有傳媒報道,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出現不尋常沉降。路政署回覆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信件就報道提出三大反駁,包括人工島沉降速度合乎標準,即工程完結後50年內剩餘沉降為500毫米;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上方海堤的兩個鋼圓筒沉降速率為130至170毫米,非800毫米及署方沒有選取較樂觀的沉降數據公布。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早前被揭有異常沉降,但路政署反駁。(資料圖片/余睿菁攝)

路政署指出,有報道指人工島「每年平均沉降一厘米」的說法並不正確。路政署解釋,根據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的顧問工程師評估,永久海堤的沉降與填海地的沉降,均合乎沉降標準,即在填海工程完成後的50年內沉降為500毫米。

此外,報道又指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上方海堤的兩個鋼圓筒的沉降率為800毫米,路政署澄清,該兩個鋼圓筒的沉降率為130至170毫米。現時,該兩個鋼圓筒的沉降速率及情況均符合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的顧問工程師及獨立專家估算,而該兩個鋼圓筒與隧道大概仍有11米距離。工程師及專家估算,該兩個鋼圓筒在50年後仍與隧道仍有至少9米距離,即仍與隧道保持超過5米的安全距離。

否認選取較樂觀沉降數據公布

報道又指路政署曾委託兩間顧問評估人工島的沉降幅度。其中一間顧問所得的數據較樂觀;另一顧問卻認為人工島填海土地的沉降一直未穩定,但該署卻選擇了較樂觀的數字向外公布,指沉降幅度正常。路政署反駁,兩個顧問工程師是一直共同收集鋼圓筒的沉降數據以監測其沉降速率。但由於兩個顧問工程師的側重點不同,因此不存在路政署選取較樂觀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