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施政報告創科倡議成預算案指標 業界冀財爺交功課

撰文:林炳坤
出版:更新:

預算案將於本周三(28日)公布,表明要在創科路上急起直追的現屆政府究竟會有何手筆?
不少業界人士均認為預算案首要指標是視乎當中可落實多少特首林鄭月娥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同時亦關注會否就去年末公布的《智慧城市藍圖》有跟進行動。
另外業界亦就推動科研產品化、開放數據及增撥創科局資源等提出期望;有本地初創則指希望政府可就加強人才培訓及就拆牆鬆綁提出具體措施。

林鄭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以破紀錄的逾3,500字交代未來創科發展的方向。(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中以逾4頁、15段篇幅講述政府在創科上急起直追的構想,成為不少業界人士衡量政府任內首份預算案的指標,當中有多少措施會在預算案中有跟進或付諸實行。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及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全盛均指會將施政報告視為審視預算案的「清單」,期望有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今次可獲財政司長陳茂波撥款開展或跟進。

莫乃光指今次預算案甚至應跟進上兩屆預算案提出的政策和已撥款項,提升用錢效率。(資料圖片)

莫乃光:預算案應跟進上兩屆政策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更認為除留意施政報告的措施外,甚至應再跟進前兩屆預算案提出的撥款。他指近年政府多次撥款推行不少措施,但「洗錢相對慢」,估算至少有100億元仍未動用。

莫乃光稱不期望預算案再提出新政策,反而希望跟進不少以前已提出的項目,善用原有的撥款。另外他又希望預算案會有跟進拆牆鬆綁、檢視現行制度及法規的工作。

黃錦輝指關注預算案中會否有針對推動將大學科研產品化的具體政策和撥款。(資料圖片)

檢討大學資助推動由研到發

黃錦輝指較關注預算案中會否有針對推動將大學科研產品化的具體政策和撥款。去年施政報告提及為大學研究資金預留至少100億元,並待教資會專責小組完成研究資助檢討後便可到位。黃錦輝指大學現時始終較重視研究人員論文數量及基礎研究,較忽略中下游開發及應用研究。即使有不少具發展潛力的前期科研成果,但將之商品化或進一步技術轉移一環始終較薄弱。他希望預算案會有跟進,令運用資金更有針對性。

2017年年底政府公布《智慧城市藍圖》,比原定2018年第三季提早逾半年。(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冀就智慧城市藍圖交功課

對於在去年終公布的智慧城市藍圖,黃錦輝表示藍圖其實較原先預期提早逾半年公布。他認為或多或少是給予時間「請財爺跟進」、撥款落實當中部分項目,故期望周三亦可「交到功課」;他個人希望預算案中會先就數碼個人身分有進一步公布。

楊全盛則指藍圖相對上只屬方向性文件,當中的實際政策和基建仍要錢落實,期望政府在預算案會有相應資源調配。他指,城市建設需要政府牽頭,認為若預算案中對建設智慧城市有更多着墨,將能展示政府決心,對帶動社會氛圍亦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楊全盛期望預算案會就推動開放數據及增加創科局資源有所着墨。(洪業銘攝)

吸引企業開放數據或可利用稅務優惠

楊又期望政府在開放數據方面能有更多具體措施配合,以促進發展智慧城市。他認為推動私人機構開放其營運數據,不外乎「威逼利誘」;參考外國例子,為令企業配合開放數據,政府除會在續牌時加入相關條款時,亦會提供一定稅務優惠,作為對企業的另類補償。

創科局編制或有望進一步增加

楊全盛又估計,是次預算案或會增加對創科局的資源和編配,因隨創科工作日漸繁重,除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這些高層次組織極待成立外,具體落實和執行工作仍要依靠政策局。然而如今創科局的編制規模相對較小,為避免日後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他相信創科局的人手資源今次亦會得到相應增加。

初創公司艾草蜂創辦人區恩庭期望當局可提出措施加強初創企業在職培訓。(資料圖片)

本地初創冀增人才在職培訓

另外,亦有本地初創企業期望預算案對業內人才培訓給予更多支持。從事醫護科技的初創公司艾草蜂創辦人區恩庭期望當局繼續增加科技人才供應外,亦加強企業在職培訓。他指創科範疇廣闊,不同領域對員工要求不一,往往員工入職後要再培訓方能更切合公司需要。相比大公司有完善的在職培訓計劃,中小企則較缺乏,若政府能有更多扶助措施加強初創企業的在職培訓,就可減少出現人才錯配,加強初創營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