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次補選亮點一文睇曬 當年港島「兩太之爭」改寫政壇版圖

撰文:莊恭南
出版:更新:

「3.11」補選在即,選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除今次DQ事件衍生的補選外,以往歷次補選,亦不乏亮點。
其中,2007年港島補選,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前保安局局長、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的「兩太之戰」,劇情更是跌宕起伏。最終獲民主派支持的陳太雖然險勝,但落敗的葉太,也藉此一戰戰向建制派借票,從此異軍突起,不但在次年大選大獲全勝成為「票王」,更於2011創立新民黨,從此改變建制派在議會的勢力版圖。

首次地區直選的立法會補選,由余若薇贏出,她後來成為公民黨黨魁。(資料圖片)

97後立法會至今共經歷7次補選,涉及11個議席。其中3次補選涉及功能組別,4次為地區直選,今次3.11補選則是首次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補選同時舉行。而綜觀過去11個補選議席中,3個屬於港島,2次屬於新界東,而各補選過一次九龍東、九龍西、新界西則都是在2010年5區公投運動時觸發

過往補選中,首兩次都是在98年發生,別因區域市政局功能組別議員鄧兆棠因選票出現問題而需重選,及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就因偽造文件罪成被判監,議席被褫奪。不過,該兩次補選都未有改變當時議會泛民建制勢力版圖。

2年後的港島補選則首次涉及地區直選,當時民建聯前副主席程介南涉嫌受賄,主動放棄議席,該次補選由後來成為公民黨首任黨魁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對撼民建聯鍾樹根,最終余勝出,這次是建制派與泛民首度在地區補選中交手,亦是建制派議席首度因補選而易手民主派。

07年港島補選選情最為熱烈,陳太在「兩太之戰」中險勝。(資料圖片)

其後,立法會再次補選,則是事隔5年後的2007年港島補選,當時民建聯主席馬力患癌症去世。該次補選是歷來單一議席補選中,最多候選人的一次,而8人混戰中,又以兩位前高官「阿太」,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最受矚目。最終,陳太在民望起初曾大幅領先的情況下,僅以3萬餘票之差險勝。

2010年五區總辭觸發的補選,是歷屆補選中,涉及最多議席的一次。當時陳淑莊、梁家傑、梁國雄、黃毓民及陳偉業請辭,變相五區公投,爭取真普選。然而建制派認為變相公投「違法違憲」,杯葛選舉,令該次補選氣氛冷清,整體投票率只有17.19%(579,795人投票)。該次補選亦觸發政府修例,限制議員辭職後6個月內不得再參選。

2016年新東補選,本土派來勢洶洶。(資料圖片)

而距今最近的一次補選,則是2016年新界東補選,該次補選由前公民黨成員湯家驊退黨後辭去議席引起,亦是雨傘運動後首次立法會補選,當時名不見經傳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在旺角騷亂後知名度急漲,最後斬獲6.6萬票,令被傳統泛民群星拱照的公民黨楊岳橋無法集結全數泛民光譜票源,最後只能以1萬票些微優勢勉強壓過民建聯周浩鼎,為公民黨保住議席。

回顧歷次補選,對政壇影響最深遠者,可謂07年「兩太之戰」,當年此役恰逢區議會選戰泛民遭遇「滑鐵盧」不足一個月,陳方安生在此戰又只能險勝,當年有學者分析指,陳太險勝令泛民在區選大敗後的危機加深,同時也反映政治元素較重的立會選舉,選民亦開始放棄對泛民支持。而此戰稱更是歷次補選中,投票率最高的一次,達52.06%,甚至比翌年立法會大選投票率更高。

另一邊廂,葉太在此役則可謂「雖敗猶勝」。原本無黨無派,且因03年推銷23條而成泛民矛頭的葉劉,在此役獲自由黨和民建聯一致支持,她與陳方安生的支持度,亦從相距最大時的21個百分點,一度縮窄到只有8個百分點,最終以13.7萬票惜敗。選後,葉劉從建制派借得的選票,則「一借無回頭」。次年大選,她以6.1萬票榮膺票王,令曾鈺成、蔡素玉鑽石名單失效。而後來,葉劉更創立新民黨,從此在政壇開闢一股新勢力。

葉劉在07年補選中「雖敗猶勝」,後來更成立新民黨,從此在立法會贏得立足之地。(資料圖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泛民在該次補選中舉行的初選,則是香港選舉史上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