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質疑政府偏幫新移民 羅致光:領綜援新移民與港人數字相若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關愛基金今晚(26日)舉行公眾諮詢會,就擬定援助項目諮詢公眾意見。有市民質疑關愛基金幫助新來港人士,惟未有「到位」幫助港人,批評政府歧視港人。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回應指,現時大部分新移民是高學歷或專業人士;申請綜援的新來港人士與整體港人的申請人數比例相若,重申政府沒偏重新來港人士,目前關愛基金亦沒有項目來幫助新移民。

關愛基金舉行公眾諮詢會,有市民質疑關愛基金幫助新來港人士,惟未有「到位」幫助港人。(李澤彤攝)

增加過度活躍症學童的支援 無助改善服務輪候時間

關愛基金今晚(26日)舉行公眾諮詢會,有市民提出要求政府增加對過度活躍症學童的支援。勞褔局局長羅致光回應指出,正輪候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服務使用者眾多,現時仍有逾8千人在等候衛生署的服務,惟服務名額僅得3千個。

羅致光坦言,目前有關專業人才數目不足,即使增加ADHD的津貼,都無法改善輪候服務時間。他續指,改善ADHD的輪候服務情況,須培訓足夠職業及物理治療師。

他表示,若推出有關醫療券,會引致更多醫生流失到私人市場,導致惡化循環:「錢解決唔到嘅問題。」

若推出租金津貼  受惠仍是業主

另有市民提到劏房租金昂貴,盼政府重推租金津貼。羅致光指出,即使政府提供津貼,或可減輕受惠市民一至兩月的租金壓力,惟撥款後可能引致租金上升,最後受惠的仍是業主。他認為,爭取更多公共房屋供應才可解決租金昂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