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難民」宿快餐店 白領住劏房 學者嘆炒賣盛行致居住畸態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樓價高企、生活迫人,俗稱「麥難民」的快餐店夜宿者數量激增。有社工指,油尖區「麥難民」近年大增近5成,本港劏房租金價格有增無減,露宿街頭又常被港府驅趕,快餐店夜宿遂成為無家者迫不得已的選擇;曾作本土籠屋研究的學者則大嘆,香港住屋炒賣風盛,幾十年前的籠屋,以至劏房等畸型居所有價有市,可見本地住屋市場失衡情況仍然未變,亦洐生出更多無家者及「麥難民」。

太平山青年商會將進行「麥難民」全港調查。(陳淑霞攝)

太平山青年商會展開「守望者」計劃,並於今個月起聯同義工作快餐店夜宿者調查,並前往本港116間24小時麥當勞作夜訪考察,調查數據分析後將結集成書。

分享嘉賓之一、救世軍露宿者綜合服務社區計劃主任蔡玲玲指,他們的外展服務主要圍繞油尖旺區,而近兩至三年,「麥難民」數量大增4至5成,多數源於經濟負擔而暫居快餐店,相對露宿者而言,煙酒、毒品等沉溺行為較少,而女性比例亦較高。

單身人士宿舍不切合現實需要

暫住年期方面,蔡玲玲指多以年計,由於「麥難民」多以中、老年失業者為主,上樓機會較微,而劏房等亦因價格高昂,成為奢侈品,亦有部分人因單身人士宿舍入住時期僅得半年,拒絕入住,「因為返出嚟之後都難有出路」。

她又指,無家者於街頭露宿常飽受街坊投訴,快餐店遂成為當中緩衝,目前雖然有共享房屋等過渡措施陸續推出,但多以家庭為主,未必切合單身無家者,她認為港府應增加宿舍數目及延長入住時間,令他們可早日脱離無家生活。

張少強指,本港住屋市場失衡,造成港人住屋出現畸態。(陳淑霞攝)

另一嘉賓、曾作籠屋研究的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強指,籠屋、劏房等怪誔居所本質不變,是金融炒賣結果,「香港樓價太貴,居住問題一直困擾港人,你見早前抽居屋咁多人就知啦。」

他又指,港人生活空間不足,所以茶樓成為幾代同堂「傾家事」的聚腳點,「屋企有幾可裝得晒一家人吖?所以星期六、日茶樓咁迫爆同坐滿晒。」

昔日的籠屋、今日的劏房、以至部分無家可歸的「麥難民」,他直指當中可見世代與階級的演變,以往的籠屋聚集較多藍領及基層工人,以及年長一族;而劏房住户則擴展至不少文職白領,亦有青年人,而環境方面,劏房則是基於私隱需要洐生的產品,故有價有市,而選擇瞓街露宿的無家者,更猶如將個人尊嚴及私隱赤裸人前。

本港畸態住屋五花百門,他認為港府亦責無旁貸,不能單以「市場決定」卸膊,政府應從中介入,如增建公屋等。

他又認為,本港立法規管最低工資,又有聲音倡議訂立最高工時,但偏偏缺乏「最低生活尺寸」,「香港寸金尺土,我知呢個講法實有好多人鬧,會話荒謬或離地,但就係想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