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總署首引入「街景車」 設激光掃描器 製作三維數碼地圖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不少人也靠Google地圖搜尋目標地點,而拍攝大街小巷的街景圖更是認路好幫手,足不出戶已可對當區環境一目了然。地政總署去年亦引入一架「街景車」,透過測量儀器紀綠街道及地貌狀況,精細至街燈高度、道路之間的闊度等數據亦可收集,以便建立未來的三維數碼地圖(3D Digital Map),由路邊到屋角都可以計算出精準距離。

地政總署去年引入俗稱「街景車」的車載移動測量系統,可拍攝街道情況及紀錄地貌的實地數據。(鄧倩螢攝)

地政總署由2013年起引入背包式移動測量系統,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及附有6個鏡頭的相機,一邊行一邊拍照,地政總署土地測量師吳懷弘補充,背包式系統方便進入車輛未能駛進的地方,可用作紀錄土地狀況,如非法霸官地等執管工作,「以往只可以用點線面去紀錄,但現在可以知道得更精細,例如可以量度出簷蓬高度等。」

斥資500萬 引車載移動測量系統

不過,由於「街景背包」存在不少限制,包括無法收集更精細的激光點雲數據(Laser Point Cloud)。地政總署去年斥資500萬,引入車載移動測量系統,將球面的全景拍攝系統、GPS系統安裝在一輛政府車輛上,做出類似Google街景的效果。

車頂上有一個球面全景攝影系統,具3000萬像素,一秒可拍攝8格照片,即大概一秒拍攝一張照片。(鄧倩螢攝)
激光點雲數據是指車輛一直前進時,所有的景物便可以密集的點儲存,配合航拍照片便可製作精細的三維數碼地圖。(地政總署提供)

掌握厘米以內的數據

地政總署土地測量師何志豪補充,收集回來的數據「比坊間的地圖系統更精準」,甚至可量度出建築物之間的距離、面積等,職員只要安在辦公室,便可得到實地數據。

「街景車」上方及後方分別有兩個球面全景攝影系統,車輪安裝了距離測量儀器,以30公里的行車速度計算,1秒便可拍攝8格照片,即每隔1米便可拍攝一張照片,數量相當密集。何志豪續指,車頂上的激光掃描儀器,每1秒可收集100萬點的激光點雲數據,以便準確偵測地貌,例如燈柱高度、渠蓋距離及道路闊度等,「拿到厘米以內的資料」,他表示精確數據可協助未來建立三維數碼地圖。

+1
地政總署土地測量師何志豪(右)及吳懷弘(左)認為移動測量系統可有效收集大量精準數據。(鄧倩螢攝)

地政總署的「街景車」至今已走約200公里,收集近40萬張全景相。署方選擇道路較寬闊的沙田及荃灣兩個地區作為試點,收集數據在電腦系統上更新路燈位置、以及利用既有的航拍照片,製作出三維數碼地圖。何志豪補充,以往傳統測量儀器在收集部分數據時較為費時,以全站儀為例,若要收集點雲數據,可能1日最多能夠收集1000點;如要製作三維數碼地圖,更要人手拍攝多張照片,再逐長貼去立體模型上,但現時則可快速收集大量數據。

或於港珠澳大橋應用

「街景車」未來會逐步拍攝全港的地貌情況,並以市區路段為首要目標,以及應用於最新基建如港珠澳大橋。不過,署方收集的數據只會供予政府內部使用,暫未有向公眾開放的時間表。

「街景車」安全要求
不可駛經有3.5米高限的路段
時速每小時最快40公里
如要駛經高速公路,要由路政署的引路車帶領
如要駛經非高速公路,亦要「打死火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