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科研資金「過河」 楊偉雄:為科研人才提供參與國家項目機會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國家科技部宣布讓中央科研資金「過河」到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出席團結香港基金活動致辭時表示,新措施對科技界是振奮人心的強心針,亦為本地科研人才提供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機會。

團結香港基金活動(余俊亮攝)

楊指, 今次資金過河的突破,是中港兩地共同努力達成,包括港兩院士、特區政府、中聯辦等,開放中央財政計劃,讓港高等院校及科研人員參與。他又特別感謝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這項內地合作上的支持。

他認為科研經費可以跨地域流動,為科技界注入動力,亦令本地科研人才可以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他希望在社會各界合作及國家支持下,香港順利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楊偉雄表示,新措施對科技界是振奮人心的強心針,亦為本地科研人才提供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機會。(余俊亮攝)

同場的萬鋼發表專題演講時提到,香港的大學在國際排名前列,在科技、金融、服務業有優勢,國家在市場、科研政策上有優勢,故兩地合作可作互補;資金「過河」亦可發展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共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萬鋼發表專題演講時提到,香港的大學在國際排名前列,在科技、金融、服務業有優勢,國家在市場、科研政策上有優勢,故兩地合作可作互補。(余俊亮攝)

研資局主席、中大常務副校長華雲生亦認為資金「過河」有助本港科研發展,但本港需要擴大其它資源配合。他指本港工業發展較內地慢,主因是土地不足、學校面積細、整體大專教授及研究生的人數相比外國少等。他認為即使研究資金增多,本港亦需要有研究地方及師生的配合。

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表示認同萬鋼指,大學要「做自己」,對社會有貢獻,但他認為香港有「一窩蜂」的文化,香港的大學追逐排名,以爭取資源,應思考兩者如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