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走過轉型升級之路 本地工業家:須跨部門推動

撰文:林炳坤
出版:更新:

港府倡議的再工業化尚有漫漫長路,另一邊廂有本地企業家自救,花數年時間跨過艱難的轉型之路,由傳統電子製造廠,晉身為研發智能家居及物聯網技術的科技企業。
公司負責人寄語港府要更積極有為,及早制定發展策略及方向,由跨部門專責小組推動,方能加快落實再工業化的進程。

憑藉自家研發的智能家居及物聯網技術,金寶通由傳統電子製造業成功轉型成為科技企業。(吳鍾坤攝)

整合資源 選對方向

憑一套自家研發、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金寶通集團由過往數十年的傳統電子代工,變身為行內領先的科技企業,是少數成功升級轉型的港企。公司行政總裁歐陽慶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他約八年前加入公司,正值行業步向夕陽,令他必須改革自救。

歐陽慶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長年在美國從事科研及管理工作,回港接手金寶通後,決定以科技研發為轉型方向。他指公司1970年代起一直從事電子代工生產,所謂「唔熟唔做」,故選擇在原有業務基礎上,進一步應用更多高新科技,轉型為建立自家電子產品及智能家居品牌,以及研發近年逐漸普及的物聯網技術。

金寶通行政總裁歐陽慶指面對行業步向夕陽,令他必須改革自救。(吳鍾坤攝)

萬事起頭難,公司在轉型過程中經歷了長時間陣痛,特別是變革之初,如何在經營困難時說服股東,騰出資源逐步落實「新政」?歐陽慶指,作為上市公司,金寶通相對大的規模意味有更多空間調撥運用資源,但同時背負歷史包袱,要維護股東利益,故當時他先要處理眼前的經營問題,否則難言改革轉型。

他續指,一家企業最重要是「計掂條數」,清晰了解市場需要,才能認清轉型方向:應發展哪些技術、針對哪部分的市場需要。為此,他們做過大量市場及公司內部研究,以決定開拓哪個具增長潛力的新產品市場。最終,公司看準歐美國家幾乎每家每戶必備的供暖系統,集中研發智能溫度控制技術。

智能家居的應用越趨普及,為公司提供具大的市場潛力。(吳鍾坤攝)

他解釋,科技日新月異,都市人不斷追求更舒適高效的生活,配合全球講求環保節能的大潮流,令智能家居市場有巨大需求。他補充,發展智慧城市已成潮流,未來這個市場潛力很大,相信能為公司帶來持續多年的增長。

即使資金在手又選對方向,轉型過程仍非一帆風順。歐陽慶分享,轉型最大阻力來自公司內部文化與心態:「傳統製造業講求穩打穩紮、循規蹈矩;如今要做科研開發卻是要跳出框框、大膽求變」。

轉型之初,歐陽慶花了不少工夫、時間推動團隊接受變革、改變運作模式等。(吳鍾坤攝)

跳出舒適區最困難

他坦言,要改變一間經營數十年的傳統企業、將新舊文化融合,難度可想而知,因「沒有人會輕易想走出舒適區」。轉型之初,他花了不少工夫、時間推動團隊接受變革、改變運作模式及為員工培訓新技能、招聘新人。

對於政府提出推行再工業化,歐陽慶表示歡迎,並指自己作為過來人,公司過去不少經驗其實與香港今日面對的情況均頗類似。他認為,現時應先要制定好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策略,如認清個別具發展優勢的行業或市場,並就不同發展範疇作針對性安排。以韓國為例,當地近年亦有類似再工業化的「製造業創新3.0」倡議,政府扮演積極角色,為不同產業提供各自的發展方向及政策配套支援,亦居中協調不同企業,成功起到良好分工作用。

學研成果難商品化 法規與發展脫節 推動再工業化港府要「落場」

至於香港,歐陽慶指仍有很大進步及發展空間。他認為,政府積極投資是一個好的起步點,但亦需思考其擔當的角色應該如何進一步加強。他舉例,在政出多門的問題上,當局可以就每個議題或範疇設立高層次專責小組,於各相關部門安排人手,加強部門間合作。他亦建議政府更積極促進技術轉移,建立更多科企或研發機構與商界合作的網絡,既提升配對成功率,也可以加強商界研發能力。

金寶通最近將香港總部搬遷入沙田科學園。(資料圖片)

以金寶通為例,最近將總部由金鐘遷入沙田科學園,正正亦是希望近水樓台,加強與其他科企的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研發能力。歐陽慶指公司目前在美國、香港及內地均設有研發部門,搬入科學園後,亦會陸續增加本地研發的比重,並會與園區內的公司積極尋求併購和其他合作。不過,他強調,各地的研發部門各有分工,如內地部門鄰近廠房,故會專注生產應用方面,難以完全合併。

展望未來,歐陽慶認為再工業化仍有一段路要走,目前難以預測結果。他強調,香港穩健的金融市場和法治等傳統優勢仍然不變,香港一定要裝備好自己,準備發展新興產業;亦應讓社會明白,發展創科及推動再工業化,已再不單是選項,而是大勢所趨。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6月25日出版的第11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