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碧嘉風球】天文台影片談颱風命名歷史 本港最初僅採用女性名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熱帶風暴「貝碧嘉」正集結在本港西南偏南約150公里,原來「貝碧嘉」這個名字是由澳門提供,所指的是澳門人喜愛、可於澳門葡國餐廳找到的牛奶布丁。
香港天文台今天(14日)亦在facebook重推兩任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岑智明大談颱風命名有趣故事的片段,當中講述1952年開始,香港採用駐關島美軍制定的熱帶氣旋名單,當時清一色都是女性名字,所以颱風別名叫「風姐」,而香港第一個有記錄的「風姐」,就是1952年的「諾娜」。及後美國開始重視男女平等,因此1979年起,男女名字佔風名各半,隨著時化轉變,風名更加入各地區的本地特色。

熱帶風暴「貝碧嘉」正集結在本港西南偏南約150公里。(張浩維攝)

天文台影片《氣象冷知識》中,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十分盞鬼,在茶餐廳以一個菠蘿包比喻成颱風,被天文台高級繪圖員吳陳金珠笑斥他「菠蘿包是用來食,不要用來玩﹗」林超英隨即把颱風命名的歷史娓娓道來。

原來1952年開始,香港採用駐關島美軍制定的熱帶氣旋名單,當時清一色都是女性名字,所以颱風別名叫「風姐」,而香港第一個有記錄的「風姐」,就是1952年的「諾娜」。及後,由1970年代開始,美國開始重視男女平等,所以由1979年起,風名就男女各半。林超英指,香港最有名的女生颱風,就是「溫黛」,而男生則是「約克」。

林超英認為,風名應該有更多本地特色,所以在1997年向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提出,改用這一帶國家地區提議的風名,建議其後獲得通過,14個國家地區每人建議10個名字,輪流使用,終於在2000年開始正式實行。林超英舉例指,「珊珊」的名字是希望向1996年奪得奧運金牌的李麗珊致敬。

本港市民曾提議的熱帶氣旋名稱,當中不少是食物。(天文台影片截圖)

到了2005年,天文台舉辦一個全港市民可參與的颱風命名比賽,收到逾2萬個提名,當中包括有「太極」、「木棉」等,只可惜兩個名字都被颱風委員會否決。林超英解釋,日本認為「太極」英文「TAICHI」與日文人名「TA-ICHI」讀音易混淆,怕勾起某些國家對日本侵略的回憶;「木棉」的英文「KAPOK」發音在某個國家原來是指性器官,因此同樣「無得留低」。

岑智明補充指,一些造成巨大傷亡的颱風名字,大多亦不會重用,如「海燕」、「威馬遜」等。他又笑稱,「曾經澳門提議用『葡撻』做風名,『葡撻襲港』,是否很好笑呢﹗所以就被我KO了﹗」林超英就叫他給葡撻一個機會,「這樣我們香港的菠蘿包才有機會上榜嘛﹗」

林超英和岑智明最後更以葡撻和菠蘿包乾杯。(天文台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