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敵時代巨輪 最後六個擦鞋匠守護港文化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走進中環戲院里,在步伐急速的人潮旁邊,總會見到寥寥數人蹲坐地上,彎着腰為白領擦亮皮鞋。這個是廣為人知的擦鞋勝地,受當年殖民地風氣影響,孕育出一度興盛的擦鞋文化。但隨着傳統行業逐漸式微,儘管8年前有幾個擦鞋匠成功爭取政府正式發牌,但仍難逃時代巨輪的推進,留守至今的擦鞋匠亦大嘆行業式微生意難做。

食環署於2009年發出八個擦鞋匠牌照,擦鞋匠目前集中於連接畢打街與戲院里的區域。(江智騫攝)

自70年代初市政局停止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後,最後一個的擦鞋匠小販牌亦於04年底到期,變相在中環擺檔的擦鞋匠均屬無牌經營,多年來食環署職員不時前來驅趕和票控。

直至2007年,食環署以接到市民投訴擦鞋匠阻塞通道為由,先後檢控5名擦鞋匠阻街和無牌經營,並一併充公鞋箱等謀生工具,事件獲市民關注和媒體廣泛報道。經多番討論後,食環署於2009年12月,向8名長期在中西區經營的擦鞋匠重新簽發固定攤位小販牌照,讓他們在原址繼續經營,三個認可小販區的位置分別在美利道多層停車場大厦前面的天橋、連接畢打街與戲院里的一條無名巷及戲院里 1-7 號前的路面。

擦鞋匠必備的工具箱。(江智騫攝)

生意不穩定 月入僅五千元

擦鞋匠重新獲發牌後,終可在認可小販區安心工作。事隔8年,現時只剩六名擦鞋匠繼續在戲院里和無名巷擺檔。在場擺檔10多年的擦鞋匠明哥說,即使獲正式發牌,生意卻愈來愈少。他指,近年經濟轉差,相比獲發牌之初,客人明顯減少,加上每日生意不穩定,一天最多只得十多個客人,有時更只得幾個,「每月收入有五、六千元。」在旁擺檔的張伯更直指,擦鞋匠是「下等職業」,賺的都是「辛苦錢」,現時生意「好淡」。

同在無名巷擺檔的張伯指每月收入只有數千元,生意很淡。(江智騫攝)

每日營營役役,雖然收入不多,但擦鞋匠的辛勞,一直備受熟客尊重。光顧擦鞋匠20多年的高先生認為,擦鞋匠要擦亮一雙皮鞋絕不容易,每次40元的收費非常合理,「20幾年前十幾蚊,現時40蚊,都追唔到通脹。」他更指,某些擦鞋店舖的服務水準,絕對比不上每天彎腰俯身大汗叠細汗的擦鞋匠。

顧客:香港文化應保存

高先生又指,雖然擦鞋時每個客人看似「高高在上」,擦鞋匠則好像十分「卑微」,但每一位擦鞋匠只不過是自力更生。他指,非常希望擦鞋匠行業能夠保留,但慨嘆時代轉變令行業式微,亦因無人入行,行業始終會消失。而第一次光顧擦鞋匠的謝先生則表示,擦鞋匠是香港的文化,政府應令行業得以保存。

光顧擦鞋匠20多年的高先生慨嘆時代的轉變令行業式微。(江智騫攝)
毛擦、鞋油,是擦亮皮鞋的二寶。(江智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