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的風景 攜手走遍20地區 失明夫婦明年挑戰環台單車遊

撰文:羅嘉凝
出版:更新:

「我失去了視力,但不會失去視野。」不少失明人士鮮有出門,但自幼失明的莫儉榮雖然活在黑暗中,但他會參加毅行者、跑馬拉松,更經常與同樣失明的太太結伴外遊,兩人多年來走訪過20多個國家地區,更策劃明年環台單車遊,以行動鼓勵更多失明人士體驗旅行樂趣,從黑暗中走來,走向色彩繽紛的世界。

52歲的莫儉榮經常笑咪咪,提起旅行更加眉飛色舞,他打算明年初環島單車遊台灣,亦會年尾到德國、維也納、瑞士遊歷。他一時說想爬珠穆朗瑪峯、到撒哈拉沙漠、西藏、伊朗,之後突然說想去蘇格蘭聖安德魯打「九個洞」高爾夫球、訪印度泰姬陵,到南極看極光,「有人話我根本看不到極光,但我在破冰船上嘔吐,亦是一種生命經歷。」

莫儉榮於90年代首次出遊,就是與妻結伴遊泰國布吉。(受訪者提供)

遊歷泰國七、八次

莫儉榮自13歲起已看不見,卻不甘於困於漆黑的世界內。這源於中學時有同學帶他看默劇,說了句「You have to sense it!」,告訴他凡事都應該嘗試、體驗別人的感受。感受過看不見、聽不到的默劇後,啟發他日後參加觀星團、毅行者、跑馬拉松,結婚後,他更常與同樣失明的太太四出旅遊,形容旅行是「天、地、人」的接觸。

他28歲首次出遊,妻子是她的旅伴,衝出香港的第一站是泰國。旅行團領隊知他們看不到台上表演,就帶他上台與表演者合照,他當時自覺「賺」了,看不到成了另類「特權」。有了第一次就壯了膽,二人先後重遊泰國七、八次,試過搭的士時被逼到訪寶石市場,又試過去PP島時參加釣魚比賽,太太更釣得38條魚而勝出。

莫儉榮指英國博物館會為盲人提供特別的導賞,甚至可觸摸部分展品,香港的博物館卻缺乏相關服務。(受訪者提供)

聽見布達佩斯的浪漫

雖說最喜歡泰國,他到訪不同地方亦有特別體驗,例如英國有數十種硬幣,美國紙幣全部尺寸一樣,他唯有「出口術」誇大面額,搏對方糾正他,這是他另類的旅行智慧。莫儉榮說,他到訪英國大英博物館時,獲特別安排可觸摸部分展品,惹得身旁的外國人直呼「I want to be blind!」,令他有一絲沾沾自喜。即使到護膚品店為太太買手信亦是另類體驗,他遞上購物清單時,寫上心水護手霜,對方則將每款護手霜塗到他手上,要他用嗅覺選購,令他為太太帶來的手信「特別有味」。

「太太話我很悶,其實我覺得自己很浪漫。」他形容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夜很浪漫,「走過廣場,我以為是室外音樂會,點解會有天籟?感覺好像這個國家歡迎你!萊茵河在附近,想像中日落的『鹹蛋黃』、樂師、老婆,整個畫面,不得了!」他相信只要願意追求,可以得到很多樂趣,例如在日本京都首次觸摸到雪、在英國廣場上被鴿子嚇得大叫,當然亦曾在北京街頭抵著嚴寒尋覓旅館,途中冷得要死。

莫儉榮接受《背包旅遊不是夢II》節目訪問,分享多年來的旅行經歷。(羅嘉凝攝)

冀盲人走出按摩與接線生的圈圈

兩個盲人去旅行,不免令身邊人擔心,但最落力「撥冷水」的原來是其他盲人,「他們否定我的快樂,但他們是否定了自己可以快樂。」他希望更多殘疾人士到處旅遊,「現在你否定旅遊,日後隨時又否定觀星、睇默劇,甚至結婚,其實任何事都可以否定。」他認為,不少人仍然停留於失明人只可按摩和接線生,這是與生活視野、眼界有關,所以他偏要作不同嘗試,「如同撒哈拉沙漠的海市蜃樓,有人看見,有人看不見,這不是並非用眼去看。」

莫儉榮到今晚(6月10日)香港電台晚上9時,於香港電台數碼31台《背包旅遊不是夢II》作分享。該節目亦分享其他不同旅遊經歷,如義旅、靈修、登山、單車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