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天堂遭抽乾 濕地面積7年跌逾8成 環團建人工濕地復育生態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被喻為「蜻蜓天堂」的沙螺洞,因發展及欠缺管理,大片生態價值極高的濕地淪為乾涸土地。有環團在沙螺洞進行生態保育及復育工作,發現約9成濕地已遭人為破壞,包括近年因種植油菜花剷走附近農地上的植被、部分農田土壤被混入建築廢料,以及越野車在沙螺洞亂竄等,遂嘗試修復部分曾遭破壞的濕地,盼打造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以及與村民合作復耕,為蜻蜓及水生動物提供適合棲地。

綠色力量申請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約850萬元撥款,與沙螺洞的土地擁有人訂立管理協議,進行生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吳鍾坤攝)

去年,政府宣布以非原址換地方式保育沙螺洞,批准發展商於大埔船灣的修復堆填區興建高球場,發展商則把沙螺洞的私人土地交予政府接管。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今年通過在「新自然保育政策」下的《沙螺洞生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育計劃2018-2020》管理協議,由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在4月1日起於沙螺洞展開為期24個月的生態保育及生態復育工作。

環團調查發現,計劃涵蓋範圍內逾6成半為草地或灌木林等乾旱生境,原本廣闊的濕地生境只餘下一成。(吳鍾坤攝)

沙螺洞濕地面積7年間跌逾8成 威脅蜻蜓生境

該管理協議屬試行計劃,涵蓋範圍達11.45公頃,主要包括張屋村及李屋村範圍內的私人土地,涉及濕地、棄耕農地、林地和河溪等不同的生態環境。綠色力量在4月起在沙螺洞展開生物多樣性基線調查,發現範圍內超過65%為草地或灌木林等乾旱生境,濕地生境只佔總面積約11%,相比於2011年環評報告的生境調查,計劃範圍內濕地面積於7年內大幅下跌超過8成。

沙螺洞是本港重要的蜻蜓棲息地,可找到84個蜻蜓物種,佔香港有記錄的126個蜻蜓物種的66.7%。綠色力量在今年濕季期間在沙螺洞進行生態調查,只錄得49種蜻蜓,當中包括全球瀕危的克氏小葉春蜓、易危的天使大偽蜻及本地不常見的、首次在沙螺洞紀錄到的琉球長尾蜓。在蝴蝶方面,調查錄得104種蝴蝶,包括受本地法例保護的裳鳳蝶、本地分布局限的苧麻珍蝶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燕鳳蝶。此外,調查又錄得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虎紋蛙、全球瀕危及香港獨有的盧氏小樹蛙、中國紅皮書列為極度瀕危的眼鏡王蛇及受保育關注的香港鬥魚等。

沙螺洞內發現全球瀕危的克氏小葉春蜓。(綠色力量提供)
+5

大幅開墾濕地 加快水田和濕地乾涸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表示,近年有當地居民因不滿沙螺洞未能發展,「開墾」大片生態價值極高的濕地,原有的水利設施被破壞,水田和濕地加快乾涸,同時令入侵性植物如薇甘菊、鬼針草、五爪金龍等進駐,嚴重損害沙螺洞生態。他又指,沙螺洞位處百多米高的山谷盆地,感覺上與亞馬遜雨林相似,吸引越野車及野戰活動,加速天然河溪和水利系統的破壞。此外,沙螺洞內非法捕獵猖獗,捕獵器清之不盡,又偶有山火發生,焚毀植被導致土壤侵蝕。

單家驊表示,現在沙螺洞棄耕農地雜草叢生,在管理協議下會把約9.5公頃土地推行粗放式管理,其餘約2公頃土地進行集約式管理。(吳鍾坤攝)

面對昔日濕地淪為乾地,且雜草叢生,綠色力量保育工作於上月開展。單家驊表示,由於管理協議只有兩年,故將其中約9.5公頃土地進行粗放式管理,主力清理入侵性外來植物、垃圾及廢料,避免影響景觀及濕地水資源被抽走,預料需時兩個月。他又指,正向城規會提交規劃申請,目標在年底於另外2公頃土地展開集約式管理,透過土地平整、修葺荒廢水利系統,並重新種植水生植物,打造生態池塘,為蜻蜓、淡水魚類及兩爬動物提供棲息和覓食地;又會打造人工沼澤,重新種植本地水生植物,並與由村民及農友組成的社企合作進行有機耕種,預計需時約4個月。

環團擬定粗放式管理和集約式管理範圍,藍色範圍將打造生態池塘,綠色範圍為人工沼澤,而紅色範圍將進行有機耕作。(綠色力量提供)

至於如何打擊越野車活動、非法捕獵等問題,單家驊稱會在道路增設警示牌防止車輛駛離道路,及清理捕獵器具,又安裝攝像機監察車輛及非法行為,如發現有人破壞沙螺洞生境,會通知發展商聘請的保安處理。他指,會在政府與發展商達成非原址換地前,遏止破壞環境行為,又建立約500米的新小徑,連接兩村及馬路,整段路程長達1.5公里,方便遊人日後參觀復修生境。

沙螺洞原本擁有大片生態價值極高的濕地,惟現在棄耕農地上雜草叢生。(吳鍾坤攝)

沙螺洞在2016年出現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曾一度成為遊客打卡熱點,但被環團斥其種植方法破壞農地植被及抽乾濕地。在政府「新自然保育政策」下,沙螺洞的生態重要性排行第二,僅次於米埔及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然而,沙螺洞因保育與發展風波拉鋸近40年,去年6月中政府落實與該地土地擁有人「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達成非原址換地保育,有村民不滿發展商多年來沒有履行為村民覓地興建村屋承諾,今年9月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法庭下令發展商履行協議。

沙螺洞油菜花海吸引大批市民到訪「打卡」,生態卻慘被破壞。(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環保署:換地後政府全面負責沙螺​洞保育

環保署回覆指,發展公司現正就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同時政府亦繼續與發展公司就大埔船灣的已修復堆填區和沙螺洞內具高生態價值、屬發展公司私人土地的非原址換地商討細節安排,並正核實擬納入換地建議範圍的土地業權,完成換地的時間需視乎發展公司就大埔船灣已修復堆填區環評程序及有關細節安排的商討。

發言人表示,在完成換地後,發展公司交還的沙螺洞私人土地及沙羅洞現有的政府土地,將由漁護署或由漁護署委任合適的非政府機構推行積極保育管理,屆時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管理協議亦會在完成換地後終止。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