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迪士尼入場人次遠遜預期 擴展地皮丟空多年 團體促還地於民

撰文:李慧妍 阮佩君
出版:更新:

迪士尼落戶上海,預期首年可吸引1000萬人次入場。回到17年前,時任特首的董建華也曾表示,估計開幕15年後,樂園每年入場人次可達1000萬,惟10年已過,最高只達750萬,且更呈回落之勢。董班子當年猶如割地賠款,吸引迪士尼在大嶼山興建主題公園,並預留一塊面積60公頃(0.6平方公里)土地20年,以供迪士尼第二期發展,而認購限期將於4年半後屆滿。
然而,在中港矛盾日益加深下,一直是樂園「大戶」的內地旅客人數急跌,迪士尼二期發展效益成疑,是時候要作出抉擇嗎?有團體促請港府應還地於民,另作其他發展。

攝影:江智騫、李澤彤

商經局:正與迪士尼商討土地用途

事實上,梁振英政府亦似乎要重新審視這塊土地的用途。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稱,樂園進一步發展是雙方股東的共同願景,正小心考慮各相關因素,以訂出切合樂園中長期發展的方案,局方指商討正在進行當中,現階段未能透露進一步資料。

1997年香港回歸,翌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股市、樓市狂瀉,失業率上升,經濟不景導致人心不穩,董建華政府急謀對策重振民心。華特迪士尼公司(華特)一直想在中國興建亞洲第二座迪士尼樂園,香港是選址之一,到1999年11月2日,港府宣布與華特達成建園協議,董特別強調雙方只花9個月談判便達成共識。

華特真的看重香港?當時有傳華特本想落戶上海,但香港受到金融風暴打擊,因此中央政府決定將迪士尼樂園「送」給香港。華特跟中方商討建園,早在80年代已開始,有參與上海建園的學者指出,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任上海市長期間,親自到美國迪士尼考察建園,但華特對上海興趣不大,連中方再推薦天津及廣州,華特都不接受;其後國家計劃委員會提出珠海和深圳供華特考慮,華特曾六次到珠海視察。

香港迪士尼正興建「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

《活佛傳》「冰封」迪士尼內地業務

1998年,華特宣布最後選址考慮,是香港與珠海之爭。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刊出題為《迪士尼的魔法在中國失靈:挫敗與妥協》的報道,提到1997年華特支持名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拍攝描述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的電影《達賴的一生》(Kundun,港譯《活佛傳》),中共要求華特撤銷被拒,因此迪士尼電影和卡通被內地禁播。時任華特行政總裁的邁克.艾斯納(Michael D. Eisner)憶述:「一夜之間,我們在中國的所有業務都停了下來。」

面對陷於經濟低谷困境的香港政府,與失落中國市場的華特,於1999年初正式展開商討,11月公布合組「香港國際主題公園有限公司」,在大嶼山竹篙灣興建亞洲第二個迪士尼樂園,港府按資金投入持股57%,華特則持43%。

香港迪士尼在面積達280公頃(2.8平方公里)的竹篙灣上興建,首期發展126公頃(1.26平方公里),約相等於6.6個維園,為6個迪士尼樂園中最小。

為與華特達成協議,港府被形容簽署不平等條約。首期發展的141億元開支,連同40億元填海費,華特只須掏出24.5億元或總額13.5%;其餘除了23億元向商業機構舉債,餘下均由政府以公帑入股或借出。包括該40億元填海費用在內的136億元基建開支,全數都由公帑支付。

曾預測每年入場人次達1000萬

董建華政府深信,迪士尼魔力對振興經濟十分有效,預期40年內可為香港帶來1,480億元經濟收益,董當時誇口說:「我們認為這是極佳回報。」當局更信心爆棚預計,首年入場人次超過500萬,「而15年後,會達至每年1000萬人次。」

首年有520萬人次入場,開出紅盤,但翌年急挫23%至僅有400萬人次。迪士尼推出救亡措施,加上開放自由行內地城市愈來愈多,內地旅客大軍持續上升,拯救樂園生意,由2008年至2012年平均每100名內地旅客,便有9至10人入場,比率與入場外地旅客相若。

樂園吸引力漸減

2014年入場人次升至歷來新高的750萬人次,當中內地旅客佔48%;但連串反內地旅客行動、前年尾佔領運動和內地打貪,2015年整體旅客人數跌3%至5930萬人次,主要減少是內地旅客;迪士尼入場人數暴跌一成至680萬人次,當中內地旅客減少23%至279萬人次,平均每100名內地旅客僅6人入場,但外地旅客比率仍保持每100人有10人入場。

早在2013及2014年,內地旅客對迪士尼樂園的興趣已見減退,降至平均每100名內地旅客有8人入場,去年再降至6人,上海樂園開幕後,情況恐怕更不樂觀。

政府與華特所簽協議,尚有一項重點,就是預留竹篙灣一塊60公頃土地作第二期發展。該幅土地在迎樂路東面,由於有綠色植物籬笆圍起,旅客不會發現籬笆後有一塊平地已丟空多時。

二期發展可再填海

這塊地並未交給主題樂園公司,仍是政府官地,以1999年價格計算,地價為28.12億元,日後只會按通脹調升。根據計劃協議,主題樂園公司擁有認購權,有效期為20年,由簽署有關協議日期起計,即2020年到期。不過,該公司享有自動續期5年的權利,如符合若干條件(如達800萬人次入場)可再續期5年。

港府在2009年與華特達成第一期擴建計劃,包括興建第三間酒店和三個新園區,但不再注資,改為接受華特以債投資換股,港府在主題樂園公司的股權降至53%,華特則增至47%。政府也將入場人次1000萬人目標,推至2040年後。

學者:須調整客源檔次

整個迪士尼樂園一期及周邊和二期土地面積達280公頃,比將容納8.65萬人的啟德發展區,小48公頃或17%。特首梁振英在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將將軍澳工業邨以南、小西灣對岸的137區發展為新市鎮,以容納5萬人,該土地面積就有80公頃,即比主題公園二期土地僅大三分一。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本港近年出現「反蝗蟲」、「反水貨客」示威行動,中港矛盾令內地遊客對港卻步。他分析指,香港迪士尼以高檔次客人為主,而海洋公園定位中檔次客群,但隨着訪港旅客走向中檔化,消費能力減弱,香港迪士尼須逐步調整客源檔次後,入場情況才會改善。

至於上海迪士尼開幕,會否搶去香港樂園的遊客,關焯照則認為,兩者同屬一個主題樂園,人流及收入互有影響,但不認同遊客因上海有迪士尼,就不來港玩,「初時上海園區可能會逼爆,但數年後情況如何,沒有人知。加上內地經常出現山寨貨,難保他日有人興建類似的大型主題樂園。」

華特迪士尼公司早在1980年代與內地商討在上海興建迪士尼樂園,終在昨日成真,為內地帶來中國風樂園。

公專盟:地皮可轉休憩用途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批評政府當年簽下「不平等條約」,令土地使用受限,且難以取消合約,「就算現在不斷擴建,作為最大股東的政府,仍是投資最大者,收不回成本之餘,還要年年虧損。」黎認為在多項限制下,二期的土地可考慮發展為郊野公園,給市民休閒之地。

究竟香港再批地予迪士尼擴建,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呢?香港土地爭議、土地供應不足問題嚴重;反觀迪士尼二期土地面積60公頃,以地積比四倍計算,可興建19300個400平方呎單位,預計可容納人口近5.8萬。不過,關焯照認為該位置偏遠,不宜作為住宅。

此外,香港政府一直希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若以香港科學園1至3期共55公頃土地面積計算,預留予迪士尼拓展第二期的土地,將可發展香港第二個科學園。

「如果迪士尼唔再值得香港人同政府繼續投資落去,就一定要還地於民!」關注土地問題的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認為,對迪士尼再擴展第二期的方案有保留。長遠而言,政府應將土地劃作公眾用途,而現時有關土地則可讓不同團體暫時借用,以免繼續閒置下去。

商業王國的擴展往往需要深思熟慮,香港監察迪士尼組織「獵奇行動」成員、港大比較文學系助理教授司徒薇眼中,香港迪士尼是部署拓展內地版圖的一枚棋子。「如果(華特)直接在上海開園,國內人未必認識迪士尼品牌,故在香港先開園,能向國內打響其招牌,加上香港政府的『割地賠款式』支持,香港迪士尼即使蝕錢,在長遠發展來說依然『有賺』。」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