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基事件衝擊一國兩制 左中右博奕影響立會選情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挺身公開被拘禁內情,為本港政壇投下一枚超級政治炸彈,撼動了中央政府近月悉心營造的和諧政治格局,而社會氣氛,尤其中港關係又再變得劍拔弩張。
正當泛民主派及本土派向特區與中央政府步步進逼之際,建制派卻因中聯辦仍未下達指令,只好忙着自行「拆彈」;而一直渴望於立法會選舉中突圍而出的「中間派」,卻陷入進退兩難困局。
林榮基的「爆料」,令「和風」驟然消散。若中央未能盡快回應,事件泛起的波瀾或會引發更大政治風暴,隨時左右立法會選舉結果。

「林榮基事件」勢將影響立法會,以至行政長官選舉選情。(林振東攝)

不少親中報章及建制陣營中人連日「發功」,將林榮基事件與立法會選舉掛鈎,更狠批民主黨藉事件「實行選舉救亡」。不過,林榮基本周三(22日)接受《香港01》訪問時強調,自己並無政黨背景,只有政治理念,但不方便透露自己支持什麼政黨。從其言論可見,他似乎不欲被標籤與選舉有任何關係。

林榮基又稱,銅鑼灣書店事件所反映的是「一國兩制」受破壞,包括《基本法》所承諾的言論及出版自由,「現在是摧毀一間書店,通過暴力手段,整件事已證明她(中國共產黨)在破壞一國兩制」。林榮基對於行政長官梁振英於回應事件時強調「一國兩制運作良好」亦不以為然,「他(梁振英)說無就無(一國兩制受損),不需要駁斥他什麼言論,因為他本身在我心目中,就是無公信力」。

林榮基又認為,事件對港人最大的警醒是「要出來」,因再不出來,只會繼續被蠶食、被赤化,「你肯出來,我就不怕,如果香港人不出來,就『瓜』得」。他透露,現正考慮出席七一遊行,惟須視乎屆時找不找到工作,並希望未來日子能做回一個普通人。

自林榮基現身說法後,「一國兩制」是否名存實亡,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惟事件是否涉及跨境執法,各界目前仍各執一詞。林榮基曾透露,書店股東李波私下承認在港被擄走,但對方及後高調否認,事件頓成「羅生門」。隨着事件繼續發酵,亦隨時影響泛民、建制派及中間派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葉國謙指,曾俊華辭職等候中央批准良久,若林鄭辭職很快獲批,或隱藏政治訊息。(資料圖片)

建制派步步為營

綜合多名建制派人士消息,中聯辦至今仍未就事件向建制陣營發出任何「指示」。各方遂只能各自研判對策及口徑,以盡量減低事件傷害。以民建聯為例,主席李慧琼刻意將林、李的說法分割,重申事件現有不同版本,未有證據顯示存在跨境執法,亦不足以證明「一國兩制」受損,並促請有關當局了解及調查事件。

同屬民建聯的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雖採取類似口徑,惟他一改以往口風,改稱李波「自願」返回內地,「一定是在壓力下出現的『自願』」。曾發表「洗頭艇」言論的金融界議員吳亮星,亦收起昔日輕佻作風,僅稱林榮基所言只是單方面的說法,卻不願再多作評論。有建制派中人則私下分析認為,事件若繼續發酵,勢必打擊立法會選情,惟只要李波堅拒否認在港被擄走,不利消息勢必「降溫」。

行政長官梁振英於周一(20日)結束休假後回港,旋即召開跨部門會議,並召開記招公布三大應對措施,包括去信中央以反映港人關注、檢討中港兩地通報機制、如有「需要」時派官員到內地進一步了解;有建制中人認為,梁振英反應尚算迅速,總算暫為事件降溫,惟對比中聯辦遲遲未有「指示」,估計梁反應之快,是中央更高層人士的要求。

泛民主派較早前就林榮基事件發起遊行,約有6,000人參與。(資料圖片)

泛民窮追猛打

惟泛民主派對梁振英的回應卻甚為不滿,甚至以行動掃走「和風」,直接「挑機」國家最高層。協助林榮基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批評,梁振英的做法令他「驚訝、失望」,要求他親往北京會見領導級官員,以提出港人質疑及訴求。

公民黨郭家麒、人民力量陳偉業等泛民議員亦先後表態,指有關措施並不足夠,當中陳偉業更促梁振英馬上致電北京高層以表達關注。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更直接經特首辦去信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對方交代事件及道歉,惟她於一個月前,才剛與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歷史性會晤,提出要建立中央與泛民恒常溝通機制。

湯家驊認為,陳浩天明顯違反聲明原意。(資料圖片)

中間派進退維谷

泛民進攻、建制派防守,一眾「中間派」便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自林榮基「爆料」後,自由黨的言論變得小心翼翼,僅要求港府徹查,並透過自由黨榮譽主席劉健儀和周梁淑怡,分別去信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提出三大建議,包括「希望」中央政府徹查事件、「籲請」中央政府督促行政長官,以及確保不會出現有內地部門違反「一國兩制」規定、跨境執法的情況。

有自由黨中人私下慨嘆:「中間派在這個時候,無運行」,唯有提出「正路要求」。而對於梁振英的數項措施,自由黨則表明不「收貨」,主席鍾國斌更與何俊仁一樣,要求梁振英直接上京,姿態明顯有別於其他建制黨派。

同屬「中間派」的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坦言,除非特區或中央政府於未來數星期作出實質回應,而不再依賴抹黑林榮基或其他人,否則港人的高漲、憤怒情緒將延續至影響選舉,對「中間派」選情打擊最大,因建制派自有鐵票,「反而溫和民主路線,選民會想,投給你又有何用?你也改變不到現實」。

銅鑼灣書店事件至今仍在發酵,任何新進展均會左右政局。(資料圖片)

對港人衝擊比「831」大

湯認為,今次事件對港人衝擊比「831框架」、「白皮書」還要大,因後兩者是制度問題,而前者則牽涉港人言論、出版、人身自由,「一個港人無聲無息,又無經過法律程序,被囚8個月,在任何地方發生也會令港人無法接受,更何況是在一國之下?」

至於「和風」是否已被吹散,湯家驊認為,若情況再無任何改善跡象,看不到有任何泛民願意冒險,「因為他們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企在群眾之後」。

熟悉中國事務、曾因間諜罪而在內地被判囚五年的時事評論員程翔則稱,事件重新提醒港人,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權力不受制約的本質不變,而所謂吹「和風」,則是中共的表象、以及其一時的政治需要,「吹『和風』無改變中共的本質」。

對於日後泛民應否續與中央政府溝通,程翔認為,須視乎目的:「譬如說,目的就是梁振英不再連任,或者要與中央(政府)溝通,因為只有她才能逼使梁振英不連任……但如果想對方根本性改變對港政策,我覺得,你要記住,中共本質是一黨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