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風暴】活化工廈政策推行6年 違規改作住宅「無王管」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活化工廈政策自2010年推出以來爭議不斷,2013年雖提出「優化措施」,但工廈違規改建情況仍然近乎「無王管」,甚至明顯改作住宅,屋宇署都無符。
活化工廈計劃推出以來,業主紛紛借機加租,令租金不斷上升,租戶成本大增。

觀塘區工廈林立。(資料圖片)

2010年,整體工廈的空置率達6.7%,政府為善用相關樓面面積,同年4月推出一系列活化工廈措施,鼓勵現有工廈重建和整幢改裝。另外,當時文件亦顯示,只有約65%位於「工業」地帶的工廈樓面仍作工業用途,當時地政總署批出的短期豁免書,涵蓋所有工業廠房總面積1%,亦即代表工廈違規情況非常普遍。

工廈業主違規使用,除令工廈租戶配對混亂,亦可能人流大增,引發潛在消防安全問題,故政府希望透過措施,讓市民可循「正規」改建工廈。

2010年推措施優惠補價改建工廈

政府於2010年推出的措施包括將強制拍賣令門檻,由九成下降至八成,亦容許業主以較優惠補價方式,改變工廈用途。發展局其後進行中期檢討,更決定延長活化措施至2016年3月,同時放寬建築物總樓面面積計算方法,並容許對建築物結構作小規模改動。

荃灣工廈DAN6入夜後仍舊燈火通明,部分有家居布局。(資料圖片)

截至今年2月,地政總署共接獲215宗相關申請,其中124宗已獲批准,估計可提供約138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6年過去,工廈空置率回落至約5%,但目前仍有大量業主違反工廈地契,政策難言「成功」。

劏房骨灰龕各式其式 違規改建未解決

本港工廈用戶違反地契問題仍未解決,擅自改建的情況比比皆是。違規工廠大廈除了被用作食肆、商店等較為常見的用途外,亦有部分被業主劃作骨灰龕甚至劏房出租。早前位於荃灣的工廈DAN6發生的「石棺藏屍」事件,正是工廈改建成「住宅」的例子。違規工廈帶來的人流增加消防風險,但屋宇署巡查不足及無權進入室內調查,未能有效阻嚇業主違法改建。

售價急升新界飆近3倍 

活化工廈措施亦令到工廈租金及售價大幅飆升。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新界區的工廈售價加幅最驚人,由2010年每平方米1.6萬元上升近3倍至去年近4.8萬元。港島及九龍的工廈今年每平方米售價亦分別上升2.5及2.3倍。

租金方面,港島工廈今年5月平均租金為每平方米176元,較2010年平均106元大升66%,九龍及新界分別升54%及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