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煮食難通風 葵涌區劏房板間房PM2.5爆燈 住戶死亡率增

撰文:鄧芯怡
出版:更新:

劏房熱,環境差,基層家庭有片瓦遮頭卻又嚐盡生活之苦。有環保團體抽查香港第二貧窮的地區,葵涌區內134間劏房及板間房等,發現絕大部分居所空氣不流通,積聚懷疑煮食和電器排放的有害懸浮粒子PM2.5,平均達每立方米56微克,超出世衛標準六成,有可能令住戶的死亡率增加12%。有受訪的劏房家庭,兩名兒子也患上鼻炎,又有劏房戶夏天熱得要在公園過夜。

團體於去年底帶同測量儀器到劏房、板間房及天台屋的基層市民家中,探測空氣中物質濃度,噪音及光度等。(鄧芯怡攝)

世界綠色組織聯同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去年第四季至今年首季,調查貧窮人口達17%的葵涌區,區內134個「不適切居所」,即劏房、板間房及天台屋的基層市民的住所環境。調查顯示,雖然九成四受訪者家中有窗戶,但有近兩成受訪者因為嘈音、氣味及安全考慮等,平日亦不會開窗,有窗等於無窗。而逾九成受訪者的室內風速極低,風速檢測儀量到的讀數為0,顯示室內空氣不流動,塵埃容易積聚。

調查發現,有三成的住戶僅有1至2個窗戶,更有部分完全沒有窗戶。(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提供)

調查進一步量度室內懸浮粒子PM2.5濃度,發現平均濃度竟高達每立方米56微克,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不超過每立方米35微克,而根據世衛,若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的PM2.5濃度,身處該地方的人士每年的死亡率平均增加約6%,即受訪的住戶死亡率平均增加約12%,數字驚人。當中更有劏房戶PM2.5濃度達每立方米125微克,超標2.5倍,死亡率增加五成四。數據詳見下表:

懸浮粒子PM2.5濃度(微克/立方米)調查結果:

PM2.5濃度 住戶數目 百分比(%)
<35(世衛建議) 0 0
36-45 5 6
46-55 51 64
56-65 15 19
66-75 5 6
76-85 0 0
85-95 0 0
>95 4 5
樣本總數 80 100

平均濃度:56.4

最高濃度:125

 

這單位有一個天窗,讓陽光可進入,對劏房戶來說已是相當奢侈。(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提供)

協助收集及分析數據的理大屋宇設備學系副教授梅國威表示,居於劏房、板間房等不適切居所的居民,在狹窄空間內煮食,油煙異味會久久不散,加上種種原因未有打開窗戶,造成通風不良,塵埃便會積聚,導致室內空氣質素欠佳。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擔心,室內空氣質素差影響居民健康:「懸浮粒子PM2.5十分微小,能夠進入血液,造成心血管疾病,為高危人士如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帶來潛在危險,嚴重影響健康。」

劏房戶洪先生(中),及賴先生(左)訴說家中空氣質素差導致的問題。(鄧芯怡攝)

劏房戶洪先生表示,5年前起搬到僅僅逾百呎的居所,由於位於一樓,面向馬路,會吹來不少灰塵,加上噪音,因此甚少打開窗戶。他懷疑12歲及6歲的兒子均因為長期置身於空氣差的環境而患上鼻炎,而家中空氣不佳有時亦令兒子沒精打彩:「有時焗到無咩精神做功課,就會開冷氣令他們有舒適點的環境。」任職地盤工人的洪慨嘆,自己收入低微,卻要不時帶兒子看醫生,經濟負擔沉重。

另一名劏房戶賴先生,起居飲食都在80呎的居所內,因擔心蚊蟲鼠患問題家中長期不會開窗,他指環境焗促令人心情煩躁,導致經常與妻子有爭執。近日天氣炎熱,他為了節省電費不開冷氣,晚上有時會到公園過夜:「因為家中空氣不流通,睡到半夜會熱醒!」

廚房與廁所僅有一道塑膠門分隔,卻未見有窗戶可作通風之用。(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提供)

有關注團體表示,目前香港並無就居住環境,如窗戶數目,樓底高度,室內空氣流通度及物質濃度等,訂定任何標準,只有建屋時單位規劃的管制。因此建議有關當局可參考現有《建築物(規劃)規例》對室內建築規劃要求的項目,為所有未受規範的單位訂立「最佳執行範例」,鼓勵全港單位住戶實行,保障基層的基本生活環境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