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數目創新低至32條 連續四年絕迹大嶼山東北水域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中華白海豚生境近年不斷受到大型工程影響,漁護署今日(1日)公布新一份海洋哺乳類動物監察報告,估計在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在香港水域出沒的中華白海豚只剩下32條,是自1995年有紀錄以來最低,較上年度的47條大跌約三成。當中中華白海豚更連續4年絕迹大嶼山東北面水域(則港珠澳大橋、機場一帶)。此外,報告亦指在港珠澳大橋海上工程竣工後,並未有任何回復數年前較高使用量的迹象。

在香港發現的中海白海豚數量創新低,只剩下32條。(資料圖片)

報告把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分為四大水域,當中大嶼山西南面發現7條白海豚、西面有19條、西北有6條,但東北面沒有紀錄到任何白海豚出沒,是第四年絕迹於該水域,整體數目估計為32條。根據過往紀錄,2011至2015年度本港白海豚的數目分別為65至88條,但2016及2017年度的白海豚數目均只得47條,最新錄得數字是有紀錄以來新低,較上一年度大跌約32%。

報告指出,在北大嶼山水域,海豚於近年的使用率大幅下降,在過去三年只集中使用龍鼓洲一帶水域,在港珠澳大橋海上工程竣工後,並未有任何回復數年前較高使用量的迹象。

在12個月研究期間,研究員共進行了 192 次樣條線船上調查,在全港十個調查區共航行了 6,055.6公里,並觀察到共 150 群中華白海豚 (總數達 451 隻) 及 101 群江豚 (總數達269 隻)。在 2018至19年間,中華白海豚主要在大嶼山西面水域一帶出沒,在北面及南面的出沒卻只屬中度及偏低的水平。報告亦指出,去年研究期間目撃幼豚出沒數字只有16條,幼豚出沒比率及海豚進行社交活動的目擊比率,2018年均為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江豚的目擊記錄主要集中於大嶼山南面水域,其中尤以大鴉洲附近、及石鼓洲與索罟群島之間水域的出沒最為頻繁。在過去十年期間,石鼓洲附近水域一直被視為江豚最重要的生境,但牠們於2018年在該水域的使用量,卻大幅下降至很低的水平。

白海豚數字大跌  環團憂三跑填海影響更大

海豚保育學會發言人麥希汶表示,本港白海豚數目由2003年的188條急跌至2018年的32條,跌幅約八成,當中大嶼山西北面更由21條跌至6條,反映港珠澳大橋即使完工,但緊接的三跑填海工程,令海豚生境難以恢復,加上工程造成的噪音及海水污染,估計成為數字不升反跌的原因。麥又指,過去一些經常出沒在香港水域的海豚個體,共有15條於去年不見所蹤,但其中四隻卻在伶仃洋出現,故認為部分海豚已移居內地,甚至已死亡。

她說,早已向海事處要求修改高速船航道向南移,以及合併兩個將在香港成立的海岸公園,包括西南大嶼海岸公園和南大嶼海岸公園,但對方仍堅持以「乘客安全」為由拒絕,故正積極與船公司接洽,期望政府和海事處正視高速船改道對保護白海豚的重要性。

此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也認為,最新數字及跌勢是嚴峻的警號,意味海豚或將消失於香港水域。WWF指出,中華白海豚棲息地自2015年起逐漸向南遷移,相信這與北大嶼山及東北部水域的大型工程所帶來的嚴重干擾有密切關係,但棲息地遷移至南大嶼山水域並未紓緩海豚所受威脅。該會解釋,自2016年起進行海底聲音研究,發現人為活動對大嶼西面及南面造成大量噪音干擾,對本地鯨豚動物,特別是海豚及江豚發出的聲音及回聲定位訊號構成損害,阻礙牠們覓食、溝通、探索環境及休息,增加與船隻相撞的機會。

WWF相信香港南大嶼及西大嶼水域是中華白海豚在整個珠江河口範圍內僅餘少數的其中一個重要棲息地,在香港水域發現的中華白海豚亦是整個珠江水域中的關鍵族群,故認為兩地相關部門應制訂有效的保育及管理計劃。該會又建議,盡快在大嶼山南部及西部水域設立海豚保育管理區,嚴格管理海上交通、水底噪音及觀豚活動,以及將現有中華白海豚的重點棲息的海岸公園連接及擴增,建立一個以科學為本、互相貫通和管理完善的保育網絡,幫助穩定並恢復中華白海豚的數目。

大嶼山東北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連續4年絕迹。(資料圖片)

大嶼山西面水域在近年成為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翻查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資料,截至七月,今年共有34宗鯨豚擱淺個案,當中5宗是中華白海豚,分別被發現擱淺在大嶼山大浪灣、機場第三跑道工程海面、屯門黃金海岸泳灘、大澳及大嶼山籮箕灣。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