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中秋】智障家舍被迫遷結業 十多年共對院友不捨別離

撰文:何寶儀
出版:更新:

中秋佳節,人月兩圓,對於居於扶康會和諧軒的8名智障人士而言,院舍原是他們的家,與院友與照顧員聚在一起,就是團圓。
但今年中秋,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團圓,因為政府物業管理處勒令收回單位,他們即將痛失「家園」,院友收拾細軟,吃過月餅、賞過花燈,便各散東西,被迫離開住了十多年的「家」。
中度智障院友黃煜文愁眉不展,低頭道出中秋願望,「希望你哋幫我哋搵個地方,好唔想同佢哋分開!」

八名智障院友情同手足,卻因威院重建被迫遷,今年可能是他們最後一個團圓的中秋節。(何寶儀攝)

和諧軒位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職員宿舍,採用家舍模式,只自2000年營運至今,現有8名輕度至中度智障院友,共用2500呎單位,他們親密得儼如家人。但由於位處威院擴建計劃範圍內,所以宿舍面臨清拆命運。

小家庭模式 家舍重親情

住了逾十載的陳少霞曾住過大型宿舍,她在眾人之中自理能力最佳,機靈地解釋,「我鍾意呢度多啲,呢度單位大啲住得開心啲,無咁多規矩!」少霞能獨自上班,亦經常外出,「出去講交帶聲就得。」

這裏與殘疾院舍不同,不會把吃飯、作息及活動等生活日程全編排好,院友可以賴床,甚至自行決定膳食。扶康家庭經理余秀螢表示,家舍模式能保留院友私人空間,照顧各人的獨特性,「我哋想模仿家庭,比佢哋有家嘅感覺,呢度有唔少都係孤兒或者雙親好老照顧唔到(子女)嘅人。」

超越保健員的「家母」

宿舍內,平日有一至兩名「家母」處理日常所需,夜更則有義工「義兄」留宿。「個名改得好,叫家母,真係好似佢哋阿媽咁!」退休保健員潘姑娘3年前做宿舍的夜更家母,擔起這頭「家」,上至起居飲食,下至清潔、洗衫等均由3位家母輪流值班,守護這班「化骨龍」。不過,院友們亦非常生性,隨她買日用品時,會幫忙把沉甸甸的貨物搬回家。潘早前深夜於跌斷手入院,院友第一時間探望,更陪她到大埔做物理治療,「屋企人都無第一時候黎睇我啦!」

扶康會望重置院舍 「家庭」團聚

但這「一家人」前年年底,接獲政府業主物管處通知,由於威院擴建計劃,須於2017年3月前清空單位。一年多以來,扶康會與多番與社署交涉欲覓新址搬遷不果,被迫無奈結業,院友將於11月起分批遷往旗下兩個另外家舍或入住殘疾院舍臨時宿位。余秀螢說,他們正努力尋找空置單位重置院舍,望有心人能提供地方,讓各人聚首一堂。

十多年日夜相對的臉孔即將不復見,煜文腼腆的低著頭,他12年前因雙親老邁搬到和諧軒,他與大部分院友一樣,一星期七天均留在院舍。視院舍為家的他說,一想到被迫與老朋友分開,便憂心得失眠。記者問他有何難忘回憶,他掛在嘴邊的還是捨不得,前後重複3次願望,「最難忘唔捨得佢哋,希望幫到我哋搵個地方,唔使咁大㗎!」

訪問當日他們正預祝中秋,切過月餅,他們親切招呼記者。此時,有院友不慎打翻月餅,其他人立即幫手,少霞邊收拾方邊安撫同伴,喊著:「唔緊要、唔緊要!」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一家人」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圍在一起慶中秋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