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rain, or not to rain」 天文台也忍不住抽水

撰文:羅俊文
出版:更新:

特首選戰如箭在弦,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改寫莎士比亞名句「To be, or not to be」為「To run, or not to run」,回應自己是會否參選特首,惹來熱烈討論,就連天文台也忍不住「抽水」,昨日(1日)發表一篇名為「To rain, or not to rain」的網誌,解說天文台近年推出的降雨概率預報。

繼「To run, or not to run」後,天文台也有一句「To rain, or not to rain」。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立信在網誌上說,現實生活中,天氣預報員經常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To rain, or not to rain」。他指,傳統天氣預報只會預測在某時某地,將會有雨還是無雨,但是天氣預測存在不確定性,要斬釘截鐵的說有或無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降雨概率預報分六級

天文台近年推出降雨概率預報,以百分率來表示在某天下雨(定義為0.5毫米或以上雨量)的機會,降雨概率分6個等級,分別是<10%、20%、40%、60%、80%和>90%。

舉例來說,如果降雨概率為60%,即指當天約有六成的機會出現降雨,亦相當於在相類似的情況下,每預測100次,平均約有60次左右會出現降雨。根據驗證統計,預測與實況出現降雨次數的誤差平均為10次左右。

(天文台網頁)

戶內戶外活動 下雨影響大不同

對於不同的戶外活動,因下雨而導致的影響或風險皆有分別。所以市民參考降雨概率預報時,須考慮各自能夠承受的風險,來決定是否安排進行戶外活動。例如要到室外跑步,反正跑步也會流汗濕身,所以就算降雨概率是40%,影響也不算很大(當然要注意路面會否濕滑)。但是,如果要約會一位很重要的人,須決定在戶外或是室內用膳,縱使降雨概率只有20%,也許還是訂室內的桌子較為妥當。

但要注意一點,上述降雨概率只是說有雨的機會,但雨勢可大可小。天文台建議市民除了看看「本港地區天氣預測」及「九天天氣預報」外,亦可參考「自動分區天氣預報」中的「兩小時臨近預測」,能預測你所在地方未來兩小時的降雨大小。

天文台近年推出降雨概率預報,以百分率來表示在某天下雨(定義為0.5毫米或以上雨量)的機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