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港人疫情期間變胖 男女增磅原因大不同 愈後生愈唔郁

撰文:郭曉晴
出版:更新: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留家抗疫,不少人喜歡吃零食解悶,加上長戴口罩以及各體育場所關閉的影響,同時亦少了運動。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日前發佈「疫情下港人飲食習慣轉變」調查,55%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增磅,近7成25歲以下的受訪者疫情期間沒有運動習慣。

疫情下進食外賣、零食次數增 一日多餐養成不良飲食習慣

香港永明金融委託生活易於2020年9月在香港進行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916名20至55歲的港人,了解港人抗疫期間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及對糖尿病的認知。

結果發現,逾四成受訪者表示多了吃零食,如薯片、餅乾、雪糕等。為減少外出,不少人會叫外賣或在家下廚煮食,三成人於疫情期間比以往增加叫外賣的次數。雖然下廚煮食能自行調較材料及分量,比叫外賣健康,但同樣有其健康風險。有三成半受訪者表示除了正餐外多了下廚,例如焗蛋糕、做中式點心等,一星期接近3次。

▼五大港人最愛抗疫零食及其熱量▼

+5

年紀輕、女性受訪者傾向依賴食物解悶

長期抗疫下,巿民無法如常外出放鬆身心,近六成受訪者表示因為「留家抗疫太苦悶,食零食可令自己開心」,調查更指出年輕的受訪者傾向依靠零食解悶。

除年齡之外,男女的飲食習慣亦有所不同,逾半女士表示以食物來對舒緩鬱悶,在增加去超巿購買次數的同時,容易多買零食。要保持強健的體魄,在進食多了零食的同時,亦需要做適量的運動去消耗多出的熱量,惟調查結果顯示港人的運動習慣不理想。

港人疫情期間缺少運動 運動習慣與年齡竟成正比

疫情期間大多數人選擇留在家中,無論心理上還是場地上都增加了巿民做運動的阻力,調查顯示41%受訪者疫情期間沒有運動習慣,年紀越輕的受訪者缺乏運動的情況越嚴重,25歲以下的受訪者之中,有67%沒有運動習慣,而5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則有26%沒有運動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星期應進行最少150分鐘(2.5小時)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如快步行、行樓梯、在平路上踏單車等,或75分鐘(1小時15分鐘)高強度的體能活動,如緩步跑、跳繩、踢足球等。

調查顯示少於兩成4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有每星期運動150分鐘或以上,而45歲以下的受訪者,更只有少於一成人有每星期運動150分鐘或以上。在飲食失衡及缺少運動的情況下,港人容易增磅,註冊營養師劉惠汶表示有機會因此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除薯片、餅乾、雪糕外,亦可以其他健康零食代替。(相片由香港永明金融提供)

▼10月2日起重開體育場所及放寬措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