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學校「貧富懸殊」 英華小學營運儲備接近相等於全年開支

撰文:何敬淘 胡家欣
出版:更新:

直資學校每年均需在網頁公布年度報告,最新一份經教育局審核帳目顯示,在60間直資中學和21間直資小學之間,貧富懸殊。
有三間中學在14/15學年後累計營運儲備低於下限,即金額不足支持學校兩個月開支;名校協恩中學和聖保羅男女中學也只是僅僅達標。
但同時有10間中小學累計儲備接近上限,包括英華小學等,足夠學校11個開支。

英華小學的儲備更上升至接近要減學費的水平。(英華小學網站圖片)

教育局規定各校必須在每年11月底前,公布對上一個學年的年度報告,惟當中財務狀況則為再之前一個學年資料。現時最新為15/16學年年度報告,而披露的經審核帳目為14/15學年。

學校最少要有兩個月開支儲備

各校毋須披露實際財政金額,只需公布各主要收入及支出,分佔年度總收入及支出的百分比,因此無法查到各校派出多少獎助學金。教育局對各校儲備都有規定,不可少於相等於兩個月開支,而累計儲備上限則為12個月,超額則要減學費。直資學校學生不能申請政府資助,因此當局規定各校每年需從學費中撥出一成,作為助學金及獎學金,以資助清貧學生入讀。

《香港01》比較各校14/15學年與13/14學年的財務資料,發現逾半學校的財政狀況有改善,儲備有所上升。

直資中學財政情況:

項目 上升 下降 不變
獎助學金佔全年開支比例 24間 26間 2間
盈餘 30間 19間 3間
累計儲備 30間 21間 1間

直資小學財政情況:

項目 上升 下降 不變
獎助學金佔全年開支比例 6間 13間 0間
盈餘 8間 9間 2間
累計儲備 14間 4間 1間

資料來源:各直資學校
註:有8間中學及2間小學未有在網上提供13/14學年的財政報告,未能比較。

學校儲備「貧富懸殊」

各校可謂「貧富懸殊」,中學方面,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儲備最高,累計儲備相等於11.8月個開支,極接近上限;最「貧」為已故前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創辦的慕光英文書院,累計儲備只相等於0.1個月開支。小學方面,儲備最高為屯門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多達11.9個月開支,最差是港大同學會小學,只有2.96個開支。

雖然英華小學與英華書院屬一條龍學校,但兩間學校的財政卻差很遠,英華小學的儲備上升至等同11.68個月的開支,但英華書院的儲備只足以支付2.79個月的開支。

教育局指3間直資中學「財政不健康」

孔聖堂中學、蘇浙公學和慕光英文書院共3間學校,營運儲備少於2個月開支,教育局指屬於「財政不健康」。名校協恩中學和聖保羅男女中學儲備亦只相等於2個月的開支,在「財政不健康」的臨界邊緣,當中聖保羅男女中學在15/16學年加費5.8%。

孔聖堂中學周榮耀副校長回應傳媒查詢就指,在14/15學年大量增加學生海外交流活動,所以支出因而增加,而現時儲備已回復正常。

教育局表示,每年審視及跟進所有直資學校的經審核帳目,若發現學校未能符合有關規定,會適時作出跟進。

聖保羅男女中學在14/15學年儲備只相等於2個月的開支,學校在15/16學年起加學費,加幅為5.8%。(資料圖片)

直資學校財務多以最低標準公開

大多數直資學校僅以教育局的最低要求來公布財政狀況,即公眾只可看到各間直資學校的獎助學金佔整體開支比例、以全年平均每月開支計算的年度盈餘和營運儲備等資料,但相關項目的實際金額都未有公開,公眾難以直接比較個別學校的表現。

對此,教育局指由於大多數持份者並無會計及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直資學校上載於網頁內的財務資料必須簡單易明,局方又認為若以實際金額匯報收入及支出項目,公眾在比較各校時容易有錯覺,造成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