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20歲女生學粵劇15年 不欲家人為夢想「埋單」擬執教鞭助追夢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俗稱大戲),陪伴不少港人成長,至今仍深受長者喜愛。現年20歲的香港女生謝思晴,自5歲起學習粵劇,至今已15年。正在教育大學修讀英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的她說,粵劇的戲服及配件花費頗貴,「不希望家人為我的夢想埋單,而是自己有穩定工作及收入才追夢」,故決定投身教育界,將來從事中學英文老師,計劃邊在校內向下一代推廣粵劇,邊繼續進修,提升戲劇水準,

謝思晴說,當年老師帶她到演藝學院觀看周年演出,令她發現表演者的動作做得相當完美,學習到檢視自己的表現,反思及改進不足之處,此後更認真學習粵劇。 圖為她13歲時於油麻地戲院演出折子戲《穆桂英招親》,飾演楊宗保。(受訪者提供)

入讀教大冀藉教學推廣粵劇

現年20歲的教育大學英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三年級生謝思晴(Toby),自5歲開始學習粵劇,漸漸成為興趣,惟她直言,粵劇的戲服及配件花費並不便宜,若質料較上乘、設計仔細的戲服配件已動輒索價數千元,她考慮到自己喜歡學習語言,亦有意投身教育界,故選擇入讀教大,希望將來邊做老師推廣粵劇,邊繼續追夢:「始終要考慮支出,不希望家人為我的夢想埋單,而是自己有穩定工作及收入才追夢。」

曾翻譯粵劇的謝思晴說,期望未來在中學擔任英文老師時,亦可在中學向下一代推廣粵劇文化,甚至設立英文粵劇社,傳承傳統文化;另有意建立網上平台,將粵劇故事和曲譜中歌詞翻譯成英文或德文等,讓更多外國人認識粵劇。

而她入讀教大後,曾協助教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學系副教授李鳳琼完成一本英文電子書,向小學生介紹粵劇、釋除大眾以為粵劇只等於「嘈」的誤解。

天文發燒友推廣天文教育 帶學生觀星、一起守護夜空

至於教大就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小學)一年級的薛俊朗(Exodus),是一名「天文發燒友」。他數年前已積極在本港推廣天文教育,包括在網上設立科普頻道「天文一分鐘」,在香港太空館擔任客席講者,跟大眾分享觀星心得和天文知識。

薛俊朗相信,天文學可成為不同跨學科活動的主題,如天文學中的觀星活動,可吸引參與者了解光污染,一起守護夜空。正在教大修讀教育文憑,主修小學數學及音樂的他期望,將來任小學教師時,可以天文知識啟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帶他們了解不同的科學知識。

左起為教大「校長嘉許計畫」的傑出學生薛俊朗及謝思晴。(教大提供)

二人獲教大頒發校長嘉許狀、校長表揚狀

教大校長嘉許計畫為表揚學術之外(包括「藝術及文化」、「社會服務」、「領袖才能」、「體育」及「創新與科技」)有卓越成績的學生,推行十年以來,累計逾110名學生獲嘉許。本年度共有11名學生獲頒「校長嘉許狀」及「校長表揚狀」,當中薛俊朗及謝思晴分別為「校長嘉許狀」及「校長表揚狀」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