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誤作反面教材 馬時亨分享「關公」心得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不少企業遇上「關公災難」往往手足無措,港鐵主席馬時亨上任一年未夠,即要處理高鐵超支撥款、可加可減機制檢討等燙手山芋。他今(8日)出席一個公開活動上表示,公關傳訊工作對企業非常重要,猶如「心臟」,又稱回想港鐵當年交代高鐵延誤時「表現不理想」,令港鐵聲譽受損。

馬時亨直言當年高鐵延誤事件的公關處理手法並不理想。(林振東攝)

馬時亨今出席「香港公共關係獎」活動時表示,好的公關要學懂「分輕重」,遇上「關公災難」更加要拿捏如何發布消息,轉危為機。他舉例指,港鐵2014年遇上高鐵工程延誤,當時只由時任工程總監周大滄公布,但沒有詳細向傳媒交代,令事件持續發酵。馬認為,事後回想應安排行政總裁和工程總監「坐定定,答記者問題」,當時的團隊可能將事件「看得太輕」,令港鐵聲譽受損。

馬時亨似是參透「認真便輸了」的道理,他提到「有些事無謂升格」,例如有「一個現在已經成為議員的社區人士」,以陰謀論指控港鐵高鐵石崗列車停放處的安排,但港鐵當時決定不高調回應,因相信「傳媒和公眾都有判斷力」。

馬時亨又謂,好的企業傳訊文化要由上層做起,呼籲高層「不要視傳媒作洪水猛獸」,最重要是和傳訊團隊好好溝通,以免發放前後矛盾的訊息。他又形容傳訊工作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好的傳訊團隊遇上「關公災難」亦可以轉危為機,笑言要老闆善待公關,「記得加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