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免費網上欣賞名作曲家萊哈爾成名作 輕歌劇經典《風流寡婦》】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輕歌劇早在十七、十八世紀已出現,跟大家認識的歌劇的最大分別在於故事較短、內容較輕鬆,同時含有對白、歌曲及舞蹈的元素。劇迷熟悉的《風流寡婦》就是最佳例子。故事講述男爵重遇「前度」,而這位情人已由昔日的貧農女兒升格為富甲一方的寡婦,二人展開連場愛情角力,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叫戲迷看得肉緊又心甜。但原來這套家傳戶曉的輕歌劇並非誕生自輕歌劇的發源地法國,這套不朽名作原來是輕歌劇界的名作曲家萊哈爾(Franz Lehar)的成名作,正因如此,每每提起維也納便會想起輕歌劇的名字。

當時普羅大眾,若是想要一窺上流社會的「高檔」生活,倒不必盛裝馬車出行,買一張輕歌劇門票、搭乘市內的電車到大小劇院就可以了。輕歌劇本是十九世紀中葉法國的產物,以諷刺時弊、近乎鬧劇的荒誕情節掛帥,風格有如香檳一般酸爽暢快。不過,維也納民眾口味嗜甜(觀乎著名的「沙赫蛋糕」、各式重奶油口味的咖啡便可知一二)。於是,維也納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和蘇佩,改以虛構貴族人物作為輕歌劇主角,強調故事的愛情線,並且大量加入圓舞曲元素,營造精緻甜膩的地道口味,開啟了維也納輕歌劇的「黃金時代」。然而,隨著末世風氣的興起,還有現代思潮的衝撃,輕歌劇在二十世紀初一度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維也納輕歌劇名作曲家萊哈爾

維也納輕歌劇的營救者,正是生於匈牙利的萊哈爾。他早年在奧匈帝國的軍樂隊中擔任領班。1902年,萊哈爾正式退伍並獲維也納劇院聘用為指揮,受密特湼郡主委約為「金銀舞會」創作主題圓舞曲,更在同年發表他的首部輕歌劇作品《維也納女士》。不過,萊哈爾人生和事業的轉捩點,卻要留待1905年12月30日首演的《風流寡婦》。

名作曲家萊哈爾的成名作《風流寡婦》

《風流寡婦》讓萊哈爾一炮而紅,不消一年就風靡歐洲主要城市,熱潮更席捲美國。萊哈爾最成功之處,在於每部作品當中讓人幾乎一聽難忘的旋律:《風流寡婦》中的「薇莉亞之歌」和「咀唇閉緊」不但被翻譯成不同語言演唱;更被廣泛改編成各個樂器版本。《微笑之國》當中的「你是我心所悅」一曲,由奧地利男高音陶伯爾首演,更成為他的首本名曲;錄製成唱片後,其銷量及人氣更直迫當時首屈一指的歌王卡羅素。而萊哈爾的最後一部輕歌劇《茱廸塔》,雖然較少被完整演出,但其中性感嫵媚的「我熾熱的雙唇」,卻成為歷來女高音喜愛的音樂會「安可」曲。

維也納河畔劇院

此外,萊哈爾的輕歌劇最破格創新之處,在於他對「異國情調」的精心處理。《風流寡婦》充分利用了劇本設定的巴黎背景,讓不同音樂風格元素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成為了他日後作品的致勝要訣。《微笑之國》糅合來自北京的駐奧地利使節,女主角麗莎則是當地的貴族名媛;兩人因文化差異互相吸引,亦因此而無奈分手。至於先前提到的《茱迪塔》則以北非為背景,講述男女主角由私奔、分手至重逢,可惜回頭已是百年身的傷感與遺憾,故事甚有《北非諜影》的味道。

萊哈爾的作品,既是輕歌劇「白銀時代」的象徵,亦是維也納從璀璨到荼蘼的見證。德語輕歌劇在二戰之後,雖然難免走向式微,但萊哈爾的經典作品,卻多次被改編為電影版本;而雅俗共賞的特色,則輾轉由百老匯式音樂劇承傳及發揚光大。

維也納交響樂團
《萊哈爾誕辰150週年音樂會》

播放日期:3月18至21日

免費網上睇,請立即登記:https://go.hkaf.org/1mKtlE

了解更多:https://bit.ly/3l7l6M7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