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飛得高、飛得遠易患癌?年飛溫哥華逾500次 始超標準

撰文:鄧芯怡 羅俊文
出版:更新:

空中小姐及空中少爺是不少畢業生趨之若鶩的職業,時事評論員梁啟智早前撰文指,空勤人員吸收的輻射量較常人高,或影響健康,而懷孕空姐更應停飛。《香港01》綜合專家及文獻研究,發現空勤人員工作時吸收的輻射量,受三大因素影響,包括航線與南北極距離、飛行高度,以及飛行時數,目前國際只建議每人每年不應吸收多於20毫希劑量輻射,相等於由香港飛往溫哥華約500次。
有資深空姐表示,即使常飛輻射量較高的航線,仍遠低於上限,毫不擔心有患癌風險。婦產科醫生則建議懷孕空姐暫時停飛,但只是擔心孕婦在航程中出現小產徵狀,並非出於患癌考慮。
攝影:黃永俊、吳鍾坤、羅君豪

醫生及學者均向空姐空少大派「定心丸」,認為他們吸收的輻射量未會影響健康。
時事評論員梁啟智撰文指,空勤人員吸收較多輻射,有較多健康風險。

梁啟智早前在網上撰文指,空勤人員平均每年接收輻射達3,070微希伏特(約3毫希)。數字除了把他嚇倒,也嚇怕了不少有志「衝上雲霄」的空姐、空少們。到底為什麼空勤人員吸收的輻射量,會較一般人高?

北極圈大氣薄 保護減

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榮休教授胡仲豪解釋,飛行高度、航線與南北極距離及飛行時數等,都是影響空勤人員吸收輻射量的因素。他解釋,大氣層是減少人類吸收宇宙輻射的屏障,因此飛得愈高,吸收的輻射量也愈多:「宇宙射線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時,粒子會受撞擊而損失能量,但高空大氣層較地面薄,粒子撞擊少,保留較大能量,在高空便會接觸較多輻射。」

胡仲豪指,經常乘坐途經南、北極地帶客機的空勤人員,其吸收輻射量也較高:「南北兩極的大氣層比赤道薄,大氣層屏障因而減少,因此航線愈近極區,如飛越北極圈的北美航線,就會接收較高輻射量。」據香港天文台資料顯示,香港飛往溫哥華的輻射劑量達0.04毫希,較飛曼谷的0.005毫希高出8倍。他說,上述因素雖會增加機艙人員暴露於輻射環境,但航空公司有措施控制員工的輻射量在安全水平:「跟足指引一般不會有大問題。」

南北兩極的大氣層比赤道薄,大氣層屏障因而減少,因此航線愈近極區,如飛越北極圈的北美航線,就會接收較高輻射量。
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榮休教授胡仲豪

民航處定期審查紀錄

胡仲豪所指的指引,其實是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所建議,經常接觸輻射的職業如空勤人員及核電廠工人,每年吸收輻射劑量不多於20毫希,相等於每年飛溫哥華500次,而一般人及懷孕婦女則限於1毫希,相等於飛溫哥華25次。

本港民航處則規定,所有本地持證航空公司若飛越26,000呎,均須為每機組人員輻射吸收量作紀錄。當局若發現有人年吸收量達4毫希,便須作出適當的工作安排,以確保不超過6毫希,這規定適用於所有機組人員。民航處會定期審查航空公司有關機組人員輻射吸收劑量的紀錄,未發現違規情況。

飛得愈高、飛行時間愈長,飛近南北兩極都會令空勤人員吸收較多輻射量。

美加航線津貼高成誘因

除民航處外,航空公司也有監察員工的輻射量。國泰航空2002年起為每名空勤人員提供個人輻射量監察系統。該系統會按每名職員飛行的航線,計算並累積他們所吸收的輻射量,防止有人超出ICRP建議上限(20毫希);一旦有人超出每年6毫希水平,會被獨立監察,而每位職員都可透過網上系統查閱有關數據。

在國泰任職16年的空姐周女士指出,自己每月飛4班長途機,目的地為澳洲、加拿大等,由於這些目的地的航線途經北極圈,過去一年累計輻射量介乎3至3.5毫希不等,水平較其他航線的職員高出約三分一,但仍遠低於20毫希上限。

明知輻射量較高,為什麼仍要堅持選擇該航線工作?原來皆因「錢作怪」,周指美、加航線的津貼較歐洲航線高兩成,大部分人搵錢至上,因此不加理會:「唔超出標準就可以,人遲早都要死,唔驚得咁多。」

空姐飛得多、飛得遠,似乎會較其他人吸收較多輻射,但翻查一些文獻,並無證據證明空勤人員患癌與工作環境有較高輻射量有關。2005年芬蘭坦佩雷大學一項針對芬蘭女飛機乘客患乳癌風險研究顯示,累計輻射量與患乳癌無關聯,而家族病史與睡眠節奏被擾亂,才與空勤人員患癌有所關聯。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衞生研究所(NIOSH)於2015年,就美國女空中服務員吸收宇宙輻射,以及晝夜規律中斷乳癌病發率關係進行研究,結果同樣發現,乳癌發病率與宇宙輻射劑量無關聯。

醫生學者齊派「定心丸」

中文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林錫樂亦指,一般人日常生活都會吸收到背景輻射,空勤人員雖然會接收較多劑量但仍屬安全,加上身體有修補機制,能修補受損細胞,而且癌症由多個因素引起,如不良生活習慣、家族病史等。以他所知,暫未有研究證明空勤人員患癌機會比其他人高。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雖然空勤人員在高空會接觸到較高輻射劑量,但遠未達影響健康的程度,加上機師、空姐空少等有較多假期休息,輻射劑量總計都屬安全。他又引述研究指,孕婦即使在懷孕首12周乘搭長途機,都不會對胎兒構成影響。但孕婦懷孕初期會有不同併發症、「作小產」等不適,他建議空姐證實懷孕後,應要停飛。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