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公大靈活變通 疫情下首創「海外」學習交流體驗 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商業環境,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成為大專院校的重要目標之一。而為了深化課程的國際元素,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公大商學院)早年推出全港獨一無二的「海外沉浸課程」(Global Immersion Programme,簡稱GIP),旨在讓學生走出香港,透過一系列的海外活動增廣見聞,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及營商環境,裝備自己。然而,受疫情影響,學生未能出國交流,公大商學院特意改變「海外沉浸課程」的模式,分別推出以西班牙及法國為主題,一連7天的學習體驗營,讓超過500名學生身在香港亦能感受外國文化,充分體現公大靈活變通的教學精神。
攝影:黃寶瑩

憑藉領事館協助 與業界合辦體驗營

自疫情開始,公大商學院已率先聯絡西班牙總領事館與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制定應變計劃,務求讓學生在疫情下亦能擴闊國際視野。為營造貼近外國的氛圍,學院在構思活動時,特意選址遠離市區的愉景灣,加上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及技巧訓練,令整個體驗營活動變得十分精彩。

參與是次活動的公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頴嫻(Helen)分享道,「公大一直秉持創新與變通的精神,因此在計劃活動的時候,不單以學生為依歸,更藉著官方機構的協助及支持,得以與業界聯手合作,以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學生增值,擴闊眼界。當中跨國文化體驗,例如教授西班牙語及法語、佛蘭明高舞鑑賞、法式甜品製作,以及品酒技巧等,都有助他們增加對他國文化的了解。」

學習體驗營設有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身處香港也能感受外國文化,自我增值。

另外,公大商學院講師丘志威(Wally)認為,企業代表的分享能夠向學生傳遞行業的最新資訊,深化他們對國際營商環境的認識,有助他日投身職場,為事業發展增添競爭優勢。他說:「學院所邀請的海外企業代表涵蓋不同行業,包括電訊、運動、酒店和超市等,其中有大型跨國企業,亦有初創公司。體驗營緊扣學術元素和技巧訓練,既能提升學生的軟技巧,長遠也有助企業建立正面的品牌形象,達至雙贏局面。」

企業分享讓學生知道營商的成功要訣,對將來事業發展大有幫助。

培育學生軟硬技能 提升職場競爭力

就讀商業管理學榮譽工商管理學士四年級的李顯一(Hugo)及就讀人力資源管理學工商管理學士三年級的朱潔怡(Kitty),分別參加了西班牙及法國的學習體驗營,均異口同聲表示,體驗營令他們獲益良多。雖然無法親身前往外地,但他們十分欣賞公大的靈活多變,能夠迅速以另一種方式去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及大學生涯,甚為難得。

兩位公大學生Hugo(左)和Kitty(右)非常滿意體驗營的概念,更認為在營中的得著不會比親身去交流少。

Kitty認為,透過文化體驗活動,既可以發掘興趣,又能夠提升社交技巧。她以品酒體驗為例,「將來投身職場,若上司或客戶對品酒有研究,而我擁有這方面的知識,便更易與對方打開話題。」除此之外,她從法語課堂中找到這門外語的魅力,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她續說,體驗營中的商業技巧訓練,導師為學生從衣著、禮儀態度、應對技巧等多方面作出指導,亦安排模擬面試訓練,能夠全方位為學生就業做好準備。

Kitty享受各項文化體驗活動,圖為她參加品酒體驗環節。

實習是學以致用的最佳方法,Hugo覺得企業分享營商概念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令他更能掌握現今市場上的需要與成功的關鍵。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著名西甲球隊巴塞隆拿的企業分享,「它讓我了解到運動及娛樂事業是環環相扣,還有品牌推廣的重要性。」吸收了企業代表的經驗,他自覺解難能力明顯增強,於最後一天的小組匯報上,亦有效為所挑選的企業提出可行的宣傳方案,活學活用。

Hugo(左四)與一眾同學成功在體驗營中展示其學習成果。

創新體驗 助學生認清路向

學習體驗營圓滿舉行,正好展示公大在教學上的靈活及創新。縱然全球大學的海外交流活動全面停頓,公大商學院仍能以嶄新的方法,為學生提供結合學習、多元體驗與實踐的活動。同時,一眾學生在營中上了寶貴的一課,加強軟硬技能外,也擴闊了國際視野,在未來的發展上定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