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香港本土的「另類」遊學經歷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的同學,在本年度參加了土木工程拓展署舉辦的暑期遊學團。此次活動旨在參觀香港正在開展的發展項目和基礎建設,了解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工作範疇,讓學生理解香港將成為宜居城市的重要性。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提供)

不少人認為香港的樓宇密集,色澤陰沉,儼然一個「石屎森林」,使這片土地的市民感到生活窒息。可是,隨著社會逐漸強調建設「宜居城市」,政府也會為新落成的發展項目加添人文、環境保育的元素,力求創建安全、綠化及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首項活動是參觀將軍澳填料庫,平時大家熟悉的只是將軍澳堆填區,但政府為推廣環保,鼓勵將可重用建築物料分開,故在將軍澳填料庫收集惰性廢料,並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進行全面監測及操作,令學生大開眼界。

+5

活動的另一項行程是參觀將軍澳的跨灣連接路。鑒於將軍澳多個屋苑落成,預期將軍澳市中心和環保大道一帶的交通,難以負荷急速的人口增長,所以有必要在毗鄰康城站的海灣上,興建一座直通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的大橋,從而抒緩將軍澳的交通情況。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職員帶領學校老師和全體學生,乘坐渡輪觀察大橋的興建過程和特色,從橋的兩旁下方仰望,能夠近距離欣賞雙拱鋼橋的外觀設計,呈現出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與將軍澳這個充滿生機的市鎮互相呼應,印證香港社區建設的蓬勃發展。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提供)

之後,另一項重頭戲便是參觀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可能有人會問,塱原是香港的濕地,與土木工程拓展署有什麼關係呢?原來當政府發展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時,也同時重視新界北的生態價值。塱原蘊含多種稀有的生物,例如盧文氏樹蛙、彩鷸、黑臉琵鷺等等,而且塱原是本港現存最完整的淡水濕地,種植了西洋菜田、通菜田。土拓署會把部分旱田和荒廢的農地修復成濕地生境,改善塱原的灌溉水道,讓整個塱原增加約8公頃的濕地。此行程讓學生能夠理解到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取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的平衡,即使政府要在附近興建基礎設施,也同樣能夠兼顧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經濟、社會和環境都是構成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標,令本校的學生深信,未來的香港必是生氣盎然的。

(內容由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