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民建聯倡特區政府應「勇於變革 迎接新時代」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目前隨著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和特區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社會已經由亂入治,現正迎來一個發展的新時代。但在良好發展勢頭的背後,社會不能忽略西方霸權仍在企圖藉著破壞一國兩制及香港的安定繁榮,來打壓國家發展。面對新時代的機遇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行政長官必須領導特區政府勇於變革,坐言起行解決社會深層次問題,好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並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更大保障。

日前民建聯向行政長官提交新一份「施政報告期望」,當中以「勇於變革 迎接新時代」為主題,聚焦五大重點範疇,在八個章節合共提出八十九項建議。

重點範疇一︰認識國家發展 講好中國故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但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的重大瑰寶。但面對近年西方霸權無理打壓國家發展,及本港所發生的政治亂象,情況反映國際及本地對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及國家的發展出現了錯誤的認知。為糾正情況,在國際及本地層面,政府均應加強推廣中華文化。

國際方面,政府應提供政策支援,推動民間參與,例如推動民間機構、研究中心和大學等,加強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藝術的研究,協助國家向世界推廣中國價值和中華文化。此外,特區政府駐外地機構亦應增設負責推廣中國發展和成就及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職能,協助國家講好中國故事。

本地方面,政府應讓市民及學生更全面認識歷史,加強國家身份認同,包括將中華文化全面融入教育、加強宣傳香港抗日英雄事跡,及設立中國近現代史館,好讓市民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新中國的成就,及一國兩制的發展。

民建聯成員出席首次由四個中央駐港單位舉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

重點範疇二︰提高施政效能 鞏固法治

隨著社會進步,市民對政府工作表現和效能的要求持續提高,這是正常不過的現象,為此政府實在有必要盡快提高施政效能。

當中,高官問責制實施至今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過程中經歷了不少挑戰,亦揭示了不少問題。民建聯相信現在是合適時機開展檢討工作,總結經驗、查找制度不足,以便為日後改革問責制提供基礎,體現官員有權亦有責的精神。此外,面對社會發展迅速而多變,現有的政府架構在土地和房屋供應、高新產業發展、文化發展等等範疇,明顯未能有效面對挑戰。若再不作出變革,當這些挑戰日積月累,最終將成為社會深層次問題。為徹底解決社會深層次問題,政府應著手檢討政府架構,特別是研究如何重組政策局,消除施政障礙,讓政策更加到位。

另外,為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掌握內地發展的第一手資訊,政府應在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設立官方機構,並由熟悉內地事務的非公務員擔任主事官員,以加強與內地政府的溝通和合作,並更好地掌握最新國情省情市情的發展,同時加強支援內地的港資企業及香港居民。

民建聯早前舉辦多場圓桌會議,請到不同界別的專家探討香港深層次問題,包括:「改革行政 提升管治」圓桌會議就優化特區政府問責制度及公務員制度提出建議,「大灣區發展策略創見」圓桌會議討論到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未來發展。

而鞏固法治方面,為履行《基本法》及《港區國安法》的規定,本港有責任盡快完成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加強保障國家安全。另外,面對近年的執法挑戰,政府亦應著手制訂《網上虛假資訊法》及《侮辱罪》,前者保障網絡安全,後者則保障公職人員及市民不會遭受無理辱罵。

重點範疇三︰推動新界北成為新發展中心

新界北部(包括北區、元朗及屯門)涵蓋超過七千公頃土地,若成功打造新界北成為本港的新發展中心,不但可以為本港帶來大量土地供應,達至改善本港住宅供應匱乏的狀況,及回應社會解決劏房和籠屋的期盼。而其優越位置,更可以發展成為「港深經濟合作帶」,連接大灣區知識和創新產業,成為創科為主導的新中心,與中環一帶傳統金融中心形成「南金融、北創科」的格局。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早前發表《新界北建設香港新中心倡議書》,倡議書強調新界北是未來香港主要的土地供應來源,可改善香港的房屋供應,帶領香港經濟轉型。

當中,有別於過往的發展思維,政府應以更加整全的方式規劃發展新界北。具體上,政府應以新界北六大策略性區域為核心,打造「港深經濟合作帶」。六個策略性區域包括:(1) 將洪水橋一帶發展為西部物流及創新走廊;(2) 凹頭/牛潭尾/八鄉發展為提供更多房屋及就業職位的新發展區;(3) 文錦渡/羅湖口岸帶可發展為商貿、醫療及教育區,並引進內地教育資源於新界北開設分校;(4) 沙頭角/鹽田發展為生物及歷史旅遊帶;(5) 皇崗/落馬洲/新田發展為港深創新發展樞紐,並可研究變革通關模式以進一步便利兩地人才往來;及(6) 上水南、古洞南則發展為現代化農業產業園,並可增加運動及休閒設施。

當中,為落實上述建議,政府應以基建帶動發展,做好鐵路及公路規劃,同時應增加新界北的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地積比率至8至10倍,以釋放新界土地潛力,增加房屋供應。

重點範疇四︰加強抗疫 力爭通關

新冠疫情困擾香港多時,本港與內地的人員往來嚴重受阻,及早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已經成為全港市民的共同願望。為此,政府應全力爭取十月一日前與內地通關,具體執行上,民建聯建議允許已接種兩劑疫苗(新冠肺炎康復者為已接種一劑疫苗),以及在通關前24小時內同時接受兩個認可機構的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結果的香港居民,在進入內地時大幅縮減強制檢疫期至3天至7天,最終達至免隔離通關。

過去一年多,民建聯多次提出各種對抗新冠疫情的措施,包括要求特區政府增加疫苗供應,為有需要的行業人士提供檢測安排。

此外,為嚴防新冠疫情在本地反彈,疫苗接種工作不容鬆懈。隨著愈來愈多不同類型新冠疫苗面世,現時已有藥廠生產適合長期病患者及長者的疫苗,解決過往長期病患者及長者擔心自身健康不宜接種疫苗的憂慮,政府應盡快引進相關疫苗,讓長期病患者及長者接種。同時,政府應透過公私營合作,為市民免費提供基本和必要的體檢和醫療評估,藉此鼓勵更多合適的市民接種疫苗。

此外,面對變種病毒的威脅,政府亦應開展籌備工作,準備安排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市民接種加強劑,以保障市民安全。

自疫情以來,民建聯不斷向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商討如何對抗疫情,讓香港回復正常,特別是盡快通關。

重點範疇五︰推動體育運動發展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取得歷史佳績,全城歡騰。為延續社會對體育運動發展的支持,政府應多管齊下,更全面地支援及推動本港的體育運動發展。

當中,社會不少意見反映,運動員的待遇遠遜於社會預期。就此,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現役和退役運動員的支援,包括檢討及增加體院與各級運動員待遇薪酬、優化現有多項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及優化民政事務局轄下「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讓運動員在薪酬待遇、個人就業發展及退役後出路等方面,均能有更好的支援。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將會在立法會,提出「制定未來十年體育政策及發展藍圖」議員議案,期望藉此機會,凝聚社會力量,促請政府擬定未來十年體育政策及發展藍圖。

而為進一步推動體育運動的普及化,政府應盡快落成「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中26個項目,當中包括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球場等,透過提供更多運動設施,鼓勵市民多做運動。此外,針對目前公共運動設施及場地預約困難問題,政府亦應優化預約機制,讓設施及場地的使用分配及預約更加公平。

另外,隨著2023年啟德體育園落成,政府應積極考慮申辦2025全國運動會,及與港協暨奧委會商討,申辦2029亞洲青年運動會以及兩年一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等體育盛事,向世界展示籌辦大型體育活動的能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的地位。

撰文:民建聯主席李慧琼

(相片由民建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