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多宗自殺案 教育局向學校發信 提醒注意學生情緒防模仿

撰文:梁德倫
出版:更新:

九月開學後,新一個學年至今連續發生多宗學童自殺事件,為社會響起警號。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信,指有個案在校園發生,對校內師生影響更大。局方提醒教師要照顧學生情緒反應,亦關注個別學生會否在不自覺中有模仿行為,加強預防工作,竭力防止學童自殺事件再次發生。

促教師識別危險因素及常見自殺警告訊號

教育局在信中引述「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指學生的自殺行為由多項互相影響的因素造成,該些因素包括精神健康問題、心理因素、家庭關係和適應問題、朋輩關係問題、學校適應問題及學業壓力。

而國際研究均顯示,大部分自殺個案都有先兆,希望學校人員多留意學生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及常見自殺警告訊號,例如情緒/行為出現顯著變化、在言談間表達死亡或自殺的意念等。局方又提醒學校須盡快檢視及提醒教職員跟從校內機制,讓班主任、輔導組和學生支援組及早識別高危的學生、群組或級別,並轉介專業人員支援及輔導。

教育局指,鼓勵學校善用時間安排適當的活動(例如運動、音樂或藝術等),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亦有助他們舒展身心,紓緩壓力;已接種疫苗的學生更可以在另外半天參加非學術性的活動(例如興趣班、個人或小組輔導等)。學校應如常進行支援有需要學生的情緒,包括進行個人或小組輔導。有關的專業人員(例如學校社工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可善用不同方式(例如視像對話)提供適切的支援。

倡推廣正面訊息舉辦精神健康活動

近日發生的事件確實令人憂慮,局方希望學校進一步加強學生精神健康的工作,除了透過早會、週會、班主任課等渠道,推廣正面訊息,學校應舉辦合適的精神健康活動,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應對壓力和面對困難,以及主動求助。

加強「守門人」的角色

局方亦指,教師是識別和幫助高危學生的「關鍵人物」,要提升教師識別學生的自殺警告訊號警覺性,讓教師團隊有效地築起安全網,做好學生「守門人」的角色。此外,學校亦應提醒學生,若發現朋輩出現情緒困擾及自殺警號時,應立即向老師或學校社工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