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學習簡體字、普教中所為何事?四點你需要知道的事

撰文:劉淩鋒
出版:更新:
各界憂慮小學生要學習簡體字,教育局則強調「認讀簡化字」並非是次諮詢項目。(資料圖片)

1. 事件起源

教育局轄下的課程發展議會在去年12月發表「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小六)」公眾諮詢文件,諮詢期至今日(15日)結束。課程發展理念包括:培養善用「兩文三語」溝通的人才、讓學生深入認識中華文化等,當中涉及普教中、強制學生學習簡體字兩大爭議。

2. 爭議內容

普教中

「普教中」推行多年,成效一直存在爭議;諮詢繼續提出以校本方式推動「用普通話教中文」,並將普教中納入遠程目標。

強制學生學習簡體字

諮詢文件中的發展理念提及「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引起各界質疑教育局是否硬性要求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學習簡體字。另外,社會亦擔心強制學校教授簡體字,會衍生各種教學問題。

3.教育局回應

強制學生學習簡體字?

教育局今日(15日)就簡體字爭議發表「政策正面睇」澄清,強調局方無意在中、小學階段強制學生學習簡體字,更無意圖以簡化字取代繁體字。教育局強調,一直建議學校採用「先繁後簡」的策略,讓學生在小學掌握繁體字後,才在高中階段「酌量學習一些簡化字」,讓學生可閱讀用簡體字書籍。另外,教育局自2002年起《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已提出以「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作為課程發展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學生「認讀簡化字」並非是次諮詢項目。

「普教中」

教育局回應查詢時表示,今次中文科課程諮詢提出以「普教中」為遠程目標,但承認需進一步了解學校成功轉用教學語言所需條件,才就全港學校普教中,制訂明確政策和推行時間表。另外由語常會委託大專院校進行的普教中研究報告預計2至3個月內公布結果。

4.各界反應

有小學中文科教師表示未聽聞過有關諮詢,又指不少港人日常生活中已能學習簡體字,無需將學習簡體字加到課程。有校長認為學生掌握繁體字達一定水平後閱讀簡體書籍非壞事,但在課堂上難以教授兩種文字。

國民教育關注組發起「一人一信送教局」行動,呼籲家長積極向教育局表達反對諮詢文件內容,並附上信件樣本,當中提及諮詢期橫跨聖誕、農曆新年假期,教育局倉卒諮詢,要求教育局擴大諮詢面和延長諮詢期。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發表致教育局的公開信和進行聯署反對,截至今日接獲逾3萬個聯署。該會認為教育局的理念是「推倒本港文化,促進內地語文發展」,又指「普教中」未見成效,學校本身也有普通話科,無需以「普教中」改善普通話。另外,該會認為學校未來可能需要應指引要求而加設簡體字訓練,增加學生學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