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頭襲大嶼】法定圖則監管照違規 大澳蘆葦林掩泥 東涌谷填沙

撰文:鄧麗婷
出版:更新:

貝澳、塘福、水口等大嶼南地區因不屬「發展審批地區圖(DPA)」覆蓋的範圍,即使被填土發展,規劃署都無權執法。但即使有DPA,大澳邊緣、東涌谷等地亦受倒泥威脅。(系列之三)

大澳蘆葦林部分被倒泥掩埋。(黃偉民攝)

推土機所到之處,連有東方威尼斯之稱,漁鄉大澳也難逃被倒泥厄運。南涌村及梁屋村前有一片蘆葦林,在「大澳邊緣分區計劃大綱圖」內被劃作自然保育區,兩者間的土地則被劃為緩衝的綠化地帶。但有大澳村民表示,兩村前的綠地數年前開始被堆泥,橫跨自然保育區及綠化帶。

裝修廢料經常隨處被棄於鄉郊等地。(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纖維浴缸藏泥堆廢料中

《香港01》記者上星期所見,近路口的土地被人以帆布及水馬圍起,擺放鋼筋、鐵柱、泥頭、卡板等建築材料,再走入一點,大樹下兩旁分別被堆放了沙子及幼石,另一棵大樹下被堆放泥頭、膠筒,甚至纖維浴缸等廢除物品,不遠處亦有沙堆、碎石及竹枝,儼如一個存放建築材料及廢物的露天倉。

大澳邊緣地區早在2010年6月已被DPA涵蓋,翻查google earth於2010年11月的高空圖,有關綠化帶及自然保育區被茂密的植被覆蓋,與現時大範圍被填土及堆放建築材料的情況不同,可以確定現時用作露天倉並非規劃前的現有用途,故有違例發展之嫌。環保署回應指,未曾就南涌村前的倒泥收過污染投訴,但署方正作調查,如發現有違反環保法例事項,定必按法例作出執法行動。

石門甲村對開被建成一個沙倉。(黃偉民攝)
石榴埔村內一幅鄉村式發展用地亦被堆泥,旁邊農地被荒廢。(黃偉民攝)
石門甲對開沙倉現時堆泥的範圍(下圖)較2015年8月(上圖)有所擴闊。

石門甲對開沙倉堆泥增加

東涌谷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上月中​獲核准,規劃範圍已在2015年8月納入DPA,即是在此後的非法堆填屬於違例發展,相關人士可被檢控。然而,記者巡視東涌谷石門甲及石榴埔村前地,均發現有土地被填土及用作沙倉,前者的倒泥位置正正位於屬於具生態價值的東涌河旁邊。

記者翻查google earth資料,發現石門甲對開沙倉堆泥的範圍有所增加,由於該地已被規劃為低密度住宅,部分地主由鄉譏局前主席劉皇發的兩名女兒的發展公司持有,估計沙倉存放的泥沙及建築材料或為將來建屋預備。就有關土地的堆泥範圍擴闊,規劃署及地政總署未有回覆。

石榴埔原居民村落疊鋼筋

東涌谷內另一條原居民村落——石榴埔村亦被堆泥,存放大量鋼筋,並堆出小沙丘,旁邊的農地的菜葉也柒上沙塵。地政總署同樣未就該處的堆泥問題作回覆。環保署則指,石門甲及石榴埔對開的填土活動署方均曾收到有關的污染投訴,調查發現沒違反《廢物處置條例》的情況。

規劃署回覆指,東涌谷石門甲前在《東涌谷分區計劃大綱圖》是劃作「住宅(丙類) 1」地帶,石榴埔村前則劃作「住宅(丙類) 2」地帶及部分劃作「鄉村式發展」地帶,而大澳南涌村對開在《大澳邊緣分區計劃大綱圖》是劃作「綠化地帶」。 

根據規劃署的記錄,上述三個地點在相關的發展審批地區圖首次刊憲時已用作貯物用途,規劃署暫未有足夠證據證明上述三個地點現時的用途涉及《城市規劃條例》下的違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