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吞廢塑膠報道 刺痛台籍空姐的心 三萬呎高空做回收

撰文:鄧芯怡
出版:更新:

搭一次飛機會製造多少塑膠垃圾?「每人4隻膠杯、2套膠餐具,還有毛毯、牙刷的包裝袋……一班中、長途機就用1000個膠杯和無數膠包裝」,台籍空姐阿寶一口氣數乘客搭飛機會產生的廢膠。廿多歲阿寶自從上月看過一則鯨魚吞食廢塑膠致死的報道後,徹夜難眠,反省人類自私帶來的惡果。想通了,她決定在航機上帶頭做回收分類,還鼓勵身邊的同事及乘客自攜餐具減廢:「呼籲每一個熱愛旅行,熱愛大自然的你,挺身面對它所造成的環境不正義,並賦予它嶄新的意義。」

阿寶每次上機都自備餐具水杯,並鼓勵同事及乘客自備餐具和水樽水杯。(鄧芯怡攝)

在台灣土生土長的阿寶,自小是個環保先鋒,上學已學會自備餐具水樽。5年前,熱愛旅行的她當上空姐,赫然見到機艙上塑膠垃圾問題嚴重,心裡忐忑不安,但不知道自己憑一人之力可帶來什麼改變。

直至上月到南非工幹,一則網上新聞改變她的看法。她憶述,該新聞報道一條鯨魚在挪威西岸海灘擱淺,由於鯨魚狀態很差,海岸管理員決定將牠人道毀滅,但科學家後來在牠的胃裡找到30種廢塑膠。阿寶說對這新聞念念不忘:「那晚我睡不著,第二天回程機上,每一件膠廢料都深深地刺痛我心。」

專家指鯨魚嚴重營養不良,身體虛弱,決定人道毀滅。(美聯社)
科學家估計鯨魚因誤吞廢塑膠,致消化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最終死亡。(美聯社)
空中服務員會倒掉樽和杯內的飲料,膠樽、鋁罐分類裝好,貼上回收標籤,儲放於空置的櫃或餐車,但卻不是每班機都有這空間存放,因而減低回收意欲。(受訪者提供)

那天回到家裡,她在社交網站用「千字文」描述這場「空難」,沒料到引起不少同事的共鳴:「一趟長途飛機千個塑膠杯,數百計的鐵鋁罐……全部進到堆填區。」她指航空公司為保持服務質素,規定機艙上要用用不同杯剩載不同飲料,如膠杯盛凍飲、紙杯盛熱飲,以免重複使用杯子有異味;而中長途航班提供兩餐,另有小食時間,每名經濟艙乘客最少用4隻膠杯,加起來一班航機就耗用1000個膠杯,還有數百個膠樽及鋁罐。

機管局資料顯示,每日約有少100班中長途客機出入境本港,以每班機製造1000個膠杯推算,即每日最少耗用達10萬個膠杯。

乘客落機後,阿寶會從坐位上收拾未被飲用過的樽裝水收藏好,免被當垃圾棄掉。(受訪者提供)

這些廢膠、鋁罐最終的命運如何?大部份都是直接棄置,只有小量被回收。阿寶坦言,部份航空公司有鼓勵回收,但無硬性規定一定要做,唯有由自己做起。早前,她得知泰國有機構用鋁罐的拉環造成義肢,就犧牲長途機自己的休息時間,將機艙收集的鋁罐逐個拉環取下,後來得到同事幫忙,兩個月來逾300個拉環。於是,她托飛往泰國的同事將回收得來的拉環交給該機構。

阿寶說,在機艙上做回收工作需要決心、時間和空間,因並非每班航機都有空間儲放回收物品,因此只好從老掉牙,但最簡單的源頭減廢入手。現時她每次上機都會自備餐具水杯,並鼓勵同事及乘客也自備餐具和水樽水杯。

就有關機艙垃圾問題,記者查詢本地主要航空公司。國泰回覆指,2006年起回收及循環再用機艙物品,2015年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航班的機艙物品共回收約2萬公斤膠樽、1.5萬公斤膠杯,但未有回收膠餐具資料,另有回收2.3萬公斤鋁罐及48.8萬公斤玻璃樽,不過未有提供垃圾總量資料。

HK Express則指,機艙廢料交由機場管理局的收集站處理,並建議旅客攜帶餐具上機前先檢查清楚餐具的物料,若含金屬素材之餐具將有機會未能通過機場安全檢查。

空中服務員有時會把膠杯獨立放好待回收(右圖),但有時膠杯都會混入其他垃圾(左圖),一併送到堆填區。(讀者/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