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監管非本地課程「不作為」 犯3宗罪 教育局:第三季始視察

撰文:陳宇軒 何敬淘
出版:更新:

在前年,傳媒踢爆國力書院(現改名為培領書院)涉嫌為學生度身訂造「假學歷」,一度引起社會關注在港營辦的非本地高等專業課程的質素。不過事隔年多,教育局在此方面的監管未有明顯改善。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9日)發布主動調查報告,指教育局在監管「非本地課程」上嚴重不足,出現涉嫌造假情況,損害報讀者利益。公署建議局方定期抽查課程文件及為撤銷違規課程及學校作修例。而教育局回應時表示,有計劃在第3季開始定期視察非本地課程。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發布兩份主動調查報告。(江智騫攝)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展開是次調查是源於國力書院被傳媒揭發,涉嫌為學員推前入學日期,藉此令他們提早獲得學術資格。

公署提供的數字顯示,自2011年1月至去年10月,教育局註冊處共收到87宗有關非本地課程投訴,期間沒有撤銷任何註冊課程,只就其中2個與在廣告作虛假陳述的個案發警告信及有4宗檢控個案,至於其餘77宗,主要涉及評分、導師態度不滿的投訴,故沒有採取警告或檢控行動。

被指捲入假學歷風波的國力書院已改名為培領書院。(資料圖片)

公署狠批教育局三宗罪及提出三大建議

教育局三宗罪

申訴專員公署建議

1.執法策略被動,不主動視察課程主辦者

1. 定期突擊巡查及抽查主辦者處所、學員修讀課程的文件

2.沒有制定監察程序防止課程主辦者偽造或修改文件

2.考慮修例或盡快制訂執法指引,令局方知悉在何情況下可引用法例撤銷違規課程及學校註冊

3.不要求已註冊的辦學機構保留文件,日後難以監管

3.研究對已註冊課程新增條件,要求主辦者必須保存與學員修讀課程的有關文件

公署在報告中狠批教育局監管「非本地課程」執法策略被動,過往沒定期監察程序防範學歷造假,即使後來「亡羊補牢」,新增註冊條件,要求非本地課程主辦者,須在課程完成後兩年內,保存學員的所有相關文件,但由於此條件不套用於以往已註冊的課程,令註冊處日後監管及執法有困難。

申訴專員:教育局不作為
申訴專員劉燕卿指,教育局倚賴主動申報,有問題才介入,但由於局方要求機構保留的文件不足,往往事後查證均無果,直斥「教育局的被動程度可以說是『不作為』!」。劉燕卿又提到,教育局因缺乏明確法律條文及執法指引,故即發現主辦者涉造假亦無法撤銷該主辦者的課程及學校註冊。

申訴專員公署在去年發表就對幼稚園收取報名費監管的主動調查報告,同樣批評教育局監管不力。(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教育局:有意在第三季開始定期視察
教育局回應指,已就《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進行檢討,該局認為雖監管總體上有效,但仍有優化空間。而在加強監管非本地課程的運作方面,教育局計劃在今年第三季開始定期視察,包括被投訴最多的課程主辦者,以及周年申報表內顯示有違規情況的機構。教育局亦會視乎個案數量,抽樣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