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助青年在孤獨中學習 從沉悶中成長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沉醉於一人之境是否等於「頹、摺、毒」?一個人其實可否盡興?孤獨與沉悶是與人類長期共存的感受,青年人在成長路上或許忙於應對各種挑戰,往往忽略了心底的這些感受。近年,青年未能妥善疏導孤獨與沉悶而衍生的心理問題漸受關注,今年4月舉辦的「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第一屆國際會議」,雲集世界各地知名專家,就青少年面對孤獨感與沉悶感議題交流意見。曾經歷軟弱和自我封閉的青少年亦被邀請參與,分享由擁抱脆弱到勇敢面對孤獨的心路歷程,勉勵年輕人一起在孤獨中學習,從沉悶中成長。

為期六日的網上會議合共有約650人登記參與,超過3,300人次出席,各地專家聚焦「全球青年精神健康框架下的社區青年精神健康服務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其中澳洲墨爾本大學的教授Patrick McGorry在會議上就促進青少年精神健康提供寶貴意見。

社交層面孤獨感 本港中學生較顯著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的一項初步橫斷研究數據(Cross-sectional Study)顯示,近年本港青年人整體的孤獨感和沉悶感指數均偏高。中學生(12至17歲)在社交方面的孤獨感,比工作中的青年(22至25歲)顯著地高,尤其是曾受精神疾患或情緒病困擾的群組。本港青年人整體沉悶感比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等易發群組的青少年稍高,而中學生比大專生(18至21歲)或工作中的青年感到更沉悶,男性較為顯著。

「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在全港設立八間「平行心間」,中心的設計吸納了青年人的建議,提供無標籤和青年友善的空間,讓年輕人放空、聯繫及尋求精神健康專業人士的協助。

全港設8間「平行心間」 支援青少年身心靈需要

為支援青年人在成長過程中面對轉變及挑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9年策劃及撥捐近2.95億港元,以跨界別方式聯同六間非牟利機構和香港大學,推行「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目標為12至24歲為主的青年人建立一套專為他們而設的身心靈健康服務模式。全港設有八間「平行心間」,配備一套三層服務模式,透過多元化的舒展身心及教育外展活動,及早識別個案和提供早期介入服務,並因應個別情況轉介諮詢及醫療跟進支援。

「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透過不同活動,鼓勵大眾關注孤獨這個議題,包括舉辦攝影比賽、孤獨主題展及戲劇工作坊等。其中一間「平行心間」的牆身,牆上寫滿青少年對孤獨的感受,從中學習與孤獨同行。

經歷軟弱和孤獨 少女作畫學習接納自我

青年人或許忙於應對各種挑戰,忽略心底的孤獨和焦慮,當這些情緒沒有被妥善疏導,或會引致抑鬱。香港小童群益會的「平行心間」透過攝影比賽、孤獨主題展等活動,鼓勵青年人及大眾關注孤獨,打開心扉探索孤獨。

青少年Queenie參與「平行心間」的活動,將孤獨的回憶轉化為藝術靈感,創作出名為《強大在軟弱中盛放》的畫作,藉此勉勵青年人勇敢面對和度過孤獨。

23歲的Queenie(賴康儀)曾經歷軟弱、孤獨和自我封閉,她在「平行心間」將孤獨的回憶轉化為藝術靈感,創作出名為《強大在軟弱中盛放》的畫作,描繪一對手從泥土中挖掘出一名初生嬰兒,學習擁抱自己的脆弱。「當大家感到孤獨,不需要怪責自己,亦不需要與旁人比較,我們要認同、鼓勵和愛自己多一點。」藉此勉勵青年人勇敢面對和度過孤獨。

不懂處理沉悶感容易令人出現憂鬱及焦慮,香港明愛特別針對青少年的沉悶感,在「平行心間」以三層支援模式為他們排憂解悶:第一層以有趣多元的活動,如花式跳繩、動畫創作等,讓青年學習解悶和探索自己;第二層則以一系列「解悶應援組」主題小組,透過認知行為、表達藝術等方法令他們釋放自我、建立人際關係;若經評估後青年的精神健康仍需跟進,機構社工亦會安排第三層支援,提供個人輔導。到訪過「平行心間」的青少年坦言這裡能夠與朋輩及社工放鬆交流「有家的感覺」:「之後發現自己情緒改善了,沒有那麼多負能量」。

成長中難免面對孤獨和沉悶,只要青年人願意踏出第一步,「平行心間」將一路相伴,為青少年排解情緒困擾。

全港8間賽馬會平行心間會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及情緒支援服務,立刻睇睇有咩活動啱啦!

網頁:https://levelmind.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evelMindAtJC/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evelmindatjc/

(資料由「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