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溝通 無障礙 從小起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在港生活的少數族裔往往因欠缺中文語境,即使在港土生土長,在學習中文的路上仍然面對極大困難,這不但影響他們表達自己、追求夢想或生涯發展,亦未能充分融入社會。巴基斯坦裔的布柏堅(Mohammad Nayeam) 及其兒子布梓佑(Mohammad Hussain Zachary) 就曾面對不少學習中文的困難。兒子來港生活初期對廣東話一竅不通,除了難以與家人溝通,更因未能透過語言妥善表達自己而引發情緒問題,幸而就讀的幼稚園參與了「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下稱「計劃」), 讓布柏堅一家的中文、廣東話水平得以大大提升。

無法溝通 情緒低落

父親布柏堅為巴基斯坦及香港混血兒,能操流利廣東話,惟不懂讀寫中文。其幼子布梓佑9 個月大時隨外婆到重慶生活,至2016 年才回港升學。當時2 歲的布梓佑因只懂重慶話,不但嚴重影響生活,連跟父親溝通也成問題。「他一個中文字也不懂,無法表達也聽不明白,變得好暴躁。我們的溝通多數靠手語,例如他想上洗手間、想要甚麼就會用手指示意,我很多時候只能猜測他的意思。」父親布柏堅起初透過電視節目及圖書教兒子中文, 無奈他的中文讀寫能力有限,只懂「我」、「你」、「他」等較簡單的字,一切也有心無力。半年後, 兒子升讀幼稚園,更因語言不通而引發情緒和行為問題,「他常常哭,不想上學。因為聽不懂、說不清,他的性格變得自我中心,要別人遷就。」久而久之,兒子抗拒中文,也不願學習。

雙語教材 親子共學

幸好,布梓佑就讀的幼稚園參與了「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讓他們一家都能夠受惠。計劃特別製作認字卡,以及涵蓋不同生活題材的圖書, 如超市內的日常用品、基本禮儀等。每周更有不同生活任務和工作紙,讓學童能培養興趣,慢慢學習一些基本單字、筆劃和字詞意義。計劃亦安排文化體驗活動,例如安排父母與子女上茶樓, 學習「一盅兩件」的飲茶文化、逛超市、文具店等, 讓他們能「活學活用」廣東話。

計劃提供的工作紙教材,有以烏爾都語、英語或廣東話拼音協助教授積木、水餃等廣東話用詞。

布柏堅笑言,非常享受參與活動的過程,既能讓他能將所學的中文應用到生活中,同時讓他們共度親子時光。兒子經過飲茶活動後,已能指出蝦餃、燒賣。「參與計劃一年後,兒子由最初一個中文字都不懂,慢慢進步,至今能說完整句子,亦不再抗拒學習中文。我沒想過兒子能有這樣的轉變, 真的很高興。」兒子現時遇上不懂的字詞都會主動提問,變得開朗,願意與身邊的人交流和分享, 亦開始融入主流學校的學習,認識本地華人朋友。

透過計劃的教材和活動,布柏堅從旁一同學習,中文能力亦有所提升。「中文認字卡上有英文拼音, 我可以自己學習再教導兒子,我的中文也因而進步了。兒子讀小一時的中文書課文我都讀得懂,亦能教他。」布柏堅指,香港的小學課程多以中文教學, 計劃的雙語教材正好便利家長在家教學,即使子女於課堂上遇到困難,回家也可請教父母。他形容這個特點相當重要,否則父母未能協助教學,只能依靠老師,子女學習上的困難難免逐漸堆疊,失去學習興趣、影響成績之餘,更造成心理壓力。

學好中文 終結惡性循環

「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主管(社會工作)周慧璇指,不少非華語學童本身因中文水平差,影響學習成績而未能升讀英文中學,然而入讀中文中學, 語言障礙只會持續影響他們學業成績,將來升學、就業就更困難,形成惡性循環。對於非華語家長, 語言隔閡亦令他們難以與學校老師交流。計劃特別設計的教材,加入文化回應等元素,增加非華語家長和幼童的學習動機之餘,亦讓家長可以在家教授幼兒中文,同時提升彼此的中文水平,「不少少數族裔,尤其家庭主婦缺乏學中文的機會, 計劃鼓勵她們嘗試學習,讓她們明白參與教學的重要,學懂如何透過生活環境教小朋友中文,而子女也是她們學習中文的好夥伴。」

中文水平提升後,家校社連繫也隨之改善,「一些非華語家長即使關心子女,但因語言障礙不知如何與學校溝通,學校老師亦不懂如何與她們分享學校情況。當家長中文水平提升,他們會更願意走進校園與老師協作,如參與學校義工等活動,與華人家長的交流增加,使用中文的機會亦會提高。」

秉承過往的經驗,計劃於今年起動的新階段以「文化回應教學基準」支援幼稚園,目標在於提升非華語少數族裔學生與華裔學生的中文學習及社交情緒能力發展,為他們成就更順利的幼小銜接。計劃冀望於2026 年前讓42,000 名幼稚園學生, 當中包括5,100 名少數族裔非華語學生及他們的家庭得到支援。

*資料提供《駿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