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斐森批港大「撲火式」處事無助發展 政治複雜亦可表現優秀

撰文:陳嘉敏
出版:更新:

港大校長馬斐森將於明年1月提早離任,轉至英國愛丁堡大學任校長。他接受中大學生媒體《大學線》專訪時,否認加入港大只為獲取「亞洲經驗」,以豐富履歷表,重申轉職是因家庭因素,自己從未計劃提早轉工。
馬斐森又認為,港大經歷多場風波,卻只用「撲火式」(fire-fighting)、只着眼短期爭議的手法處理,無助整體發展。又舉例指很多新加坡和內地的大學,在政治壓力下仍表現優秀,香港複雜的政治環境不應阻礙大學長遠發展。

馬斐森將於明年1月正式離任。(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今年2月初,突然傳出馬斐森辭職的消息,使外界嘩然。有批評指馬斐森不負責任,港大學生會前會長馮敬恩更狠批馬斐森只視港大為踏腳石,以獲取「中國經驗」,「寫靚自己份CV就走人」。

馬斐森接受中大學生媒體《大學線》專訪,激動地否認「儲經驗」的指控。他說理解別人認為自己不負責任,但並不同意,因港大即使沒有他依然繼續運作。馬斐森說,自己從沒計劃提早轉工,重申轉到愛丁堡就職是以家庭考慮為主,因可到父親的出生地「尋根」,他身在英國的母親亦因年事已高需要照顧。

馬斐森任內港大經歷多場風波,去年1月26日,學生為爭取檢討​《​香港大學條例​》​,圍堵港大校委會。(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港大以「撲火式」處事無助發展

馬斐森任內,港大經歷多場風波,包括副校長任命、李國章任校委會主席等。馬斐森認為,公眾對港大的注意力已轉移至政治爭議,過於着眼陰謀論和壞消息。他又說,港大發生校委會洩密事件後,校委會花了大量時間討論保密機制,屬「撲火式」(fire-fighting)、只着眼短期爭議的處事手法,無助港大整體發展。

馬斐森說,香港政治雖然複雜,但不應阻礙大學長遠發展。他舉例,許多新加坡和內地的大學,即使面對政治壓力,仍有相當優秀表現,相信香港的大學同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