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科大技術轉移成果超卓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自三十一年前建校以來,一直站在前沿推動創業及科技轉移發展。憑藉科大的創新文化、強大的科研實力與本地、內地與國際夥伴建立的堅實網絡,科大新任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有信心科大能在香港以及國家推動創科發展的路上發揮優勢。

本地和國際科研創新的「超級聯繫人」

科大昨於校園舉辦「科大 x 業界交流日: 創新與科技展」。約50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嘉賓出席活動,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來自歐洲聯盟以及瑞典、埃及和越南等多國領事館的領事與代表,以及不同科技及商界持份者。各位嘉賓與科大的科研人員聚首一堂,在可持續發展、智能生活、健康科技、半導體、傳感器及微電子、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機械人等範疇交流心得,尋找合作機會。

科大研究人員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三)、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左三)及科大副校長鄭光廷教授(左二)介紹研究項目

高教界的創業先驅

科大成員向來以創業精神見稱,早於20多年前,「初創」這兩個字尚未流行的年代,已開始創業。對於有志創業的大學成員,科大的知識轉移辦公室透過不同渠道,為他們提供資金、建議及專業服務,又安排投資者配對和各項創業比賽,協助他們把創新發明轉化為解決社會問題的嶄新方案。當中「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就是全港首創的重要活動。賽事自十多年前在科大首次舉辦,至今已經發展成為於8個大灣區城市舉辦的地區性大賽。截至2022年,科大成員共生產出1,645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9間獨角獸企業和7間上市公司,合共創造了逾4,000億元的經濟效益。

來自歐洲聯盟以及多國領事館的領事與代表參與業界交流日
科大頒發獎項予業界合作夥伴
  9間獨角獸、7間上市公司、逾4,000億元經濟效益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於科大x業界交流日上表示:「科學與創新是促進香港及國家發展的重要增長動力。作為香港科研的先驅,科大可以擔當領頭羊角色,帶動香港建立完善的創科生態圈,正如史丹福大學在三藩市灣區內的矽谷所擔當的角色一樣。憑藉科大的科研實力,以及與本港、區域性及環球各界包括政府和業界的緊密聯繫及合作,我們可以填補創科環境現有的空隙,推動基礎研究轉化成對社會具影響力的技術,以建設一個蓬勃的生態圈。」

數百名來自商界、業界、學術界和科技界的行政人員參與業界交流日,參觀科大涵蓋四個領域的創新發明

活力盎然的校企合作樞紐

除了孫東教授,來自創科界巨頭包括微眾銀行(WeBank)、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捷和實業有限公司、華為的高級行政人員亦有出席活動,就大學與業界協力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的機遇和期望,分享獨到的見解。

投資推廣署早前引用「2021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展示躋身全球百大的五所本地大學在多個創新領域的表現,當中科大在四個工程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排名為本地大學之首

活動中亦展出了31項來自四個研究領域的科研成果,包括早於疫情初期已於內地協助運送生活物資,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無人車;以及一項能讓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驗證患者的癌細胞是否已被徹底清除,繼而減少重複進行手術風險的醫療科技。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