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收緊IT界選民資格防種票 莫乃光倡設統一專業認證機構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早前廉署拘捕72名資訊科技界(下稱IT界)選民,涉嫌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作出舞弊行為,令社會再度關注IT界選民資格無劃一標準的問題,當局不得不處理。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表明正檢討IT界選民登記資格,三大檢討方向分別是業界選民專業資格水平、指明的IT界團體代表性及應否劃一標準招收會員。
目前要成為IT界選民,需要登記為法例規定的25個專業團體會員。《香港01》整理這25個團體資料,除了入會門檻不一,不同團體的選民人數差異亦很大,代表性不盡相同。這反映當局在更新團體名單上未有與時並進,未來要檢討及修例將會困難重重。

譚志源稱會循三方向檢視資訊科技界選民的組成方法。(資料圖片)

IT界團體代表性不一

政府其中一個檢討方向是IT界團體的代表性是否足夠。選舉事務處的文件顯示,IT界的選民資格有25類,首先需要是某團體的會員及符合特定資格,以及某公司持有者或牌照持有者。根據2016年資料,25個法例訂明的團體中,以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香港電腦分會)選民最多(3,593 名),其次是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香港電路及系統兼電訊分會)(1,784名),第三是香港資訊科技聯會(1,355名)。三大團體的登記選民,已佔全體IT界選民人數超過一半。

相比而言,選民人數較少的團體是香港電腦教育學會(40名)、專業資訊保安協會(65名)、香港醫療資訊學會(70名),而香港遠程醫學協會更是沒有選民。

《香港01》翻查香港遠程醫學協會的資料,發現該會是在中大倡議下於1996年成立以推廣遠程醫學,資料顯示該會已停止運作,政府在2015年曾建議將其剔除。香港醫療資訊學會雖然有70名選民,但參考該會的財務報表,最近兩年支出不多,沒有聘請全職職員,資產淨值只得13萬元,估計只是有限度運作。

付費入會才享投票權 門檻各異

另外,各個團體的申請入會資格和收費差別亦大。例如登記「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員,申請者須持計算機工程或電機工程等相關大學學位,或持有其他大學學位並具三年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工作經驗,入會費約675元至815元,而「香港電腦學會」的會員則須持資訊及通訊科技學位,及具有四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或以資訊及通訊科技為主要內容的學位、高級文憑或副學士,及具有六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入會費為300元,年費500元。至於「計算機器學會」,申請者須持認可大學學位及至少具2年與資訊科技相關工作經驗,入會費為200元。

以上資料反映,不同屬會的選民人數差異極大,代表性迥異,想擁有IT界一票要付費加入這些屬會。事實上,業界多年來一直批評,選舉事務處將核實選民資格的責任落在認可屬會之中,導致各屬會各自為政、訂立不同入會門檻,變相令選民登記資格不劃一。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專業團體的審核工作仍有改進空間,現階段即使把不活躍團體從選民資格剔除,亦無補於事,「(不法分子)唔會揀呢啲團體種票」。

莫乃光認為IT界種票問題困擾多年,政府應摒棄要先入會才擁有投票權的做法。 (資料圖片)

現時全港有8萬至10萬名資訊科技從業員,但上屆立法會選舉只有12,115名選民,佔整體從業員人數不足一成。莫乃光將選民人數少歸咎於要大費周章付費入會才擁有投票權,令人卻步,業界普遍認同選舉事務處不應該再將審核市民資格的責任交給屬會,「屬會已經給政府用了20多年,現在發現一直沿用的做法有問題,政府是有責任改。」

莫乃光倡立專業認證機構

莫乃光認為政府提出的三個方向之中,劃一標準去招收會員是比較可行,至於劃線標準則要當局諮詢業界。他提議當局可考慮實行混合模式,一方面保留現有的IT界選民,並要求會員制度鬆散的團體改善審核會員資格,「唔可以一改革就令到界別選民變零,做法是禠奪現有選民的合理期望和人權」。另一方面,設立專業認證機構,制訂客觀統一的選民資格準則,並設抽查機制,加上現時政府打算建議提高作虛假聲明的罰則,相信會起到阻嚇作用。 

由於IT界選民資格問題複雜及積累多年 ,據悉現屆政府結束前,只能提供初步的檢討方向,仍要向業界諮詢。實質行動要多等一會,修例等工作肯定要留待下屆政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