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腸病數目增7倍 或與食物添加劑有關 中大獲資助研究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首次獲美國慈善基金資助1,400萬元,夥拍澳洲墨爾本大學及內地多個科研中心,進行為期3年名為「東半球炎症性腸病腸道微生物群」(下稱ENIGMA 研究)的研究項目,找出炎症性腸病與患者腸道微生物群及飲食習慣之間的關連。

中大獲資助研究克隆氏症的致病原理。圖中是病人陳先生;圖右是中大校長沈祖堯。(張浩維攝)

炎症性腸病屬非傳染性、慢性發炎的腸道疾病,分為潰瘍性腸炎及克隆氏症兩方面。克隆氏症的患者會由口腔至肛門影響整條消化道,任何位置都有機會發炎、潰爛,甚至出血,嚴重者會出現穿腸,引致敗血症及腹膜炎等併發症,有近2成半人5年內需接受腸道切除手術。此外,亦會引致腸道以外的症狀如關節疼痛、腳部潰爛及眼角膜發炎等。

克隆氏症年輕化 患者數目增七倍

本身是腸胃科專科醫生的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指出,過去20年克隆氏症在香港有年輕化趨勢,「愈年輕嚴重性愈大,因病菌更加活躍。」根據調查,1995年全港每10萬人約有0.2個克隆氏症患者,直至2014年上升7倍至1.5名,其中20至30歲的年輕人佔總約7成。他續指相對基因因素,環境因素更有可能增加患克隆氏症的風險,例如食物添加劑、抗生素等容易影響腸道。

沈祖堯指出,過去20年克隆氏症在香港有年輕化趨勢。(張浩維攝)

今次中大有份做的研究,主要是找出克隆氏症的致病原理。中大早前獲發紐約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1,400萬元,是首個拿到該撥款的亞洲研究團體。研究將與澳洲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及內地多個科研中心,跨地域研究,當中會在本港邀請100個患者和健康市民,內地亦會招募參加者。研究目標是找出飲食和腸道微生物與病症之間的關係,並找出根治和預防方法。

今年38歲的陳先生(化名)憶述1997年開始發現大便有血,「本身以為是痔瘡,掉以輕心。」但2005年始出現發燒、腳腕腫脹等情況,醫生一度斷症為潰瘍性結腸炎,期間曾接受灌腸療程及看中醫,「一日可以要去20幾次廁所,灌好多水但一滴大便都冇。」最後2007年才確診為克隆氏症,進行切除腸道手術。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