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中建香港3項目獲香港環境卓越大獎 碳中和綠色工程O⬝PARK2奪金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本港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都市,並藉各方企業的參與實踐綠色社區,其中不少建造業的工程推動綠色建築以及低碳施工,旨在減少建築過程中對環境和氣候方面的影響。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建香港)承建項目「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近日奪得2021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的「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獎。O⬝PARK2是全國首個承諾施工期內實現中和的指標性項目,亦是香港建築業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探索。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頒獎典禮現場分享了香港各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努力,特別提及即將在明年投入使用的廚餘處理廠O⬝PARK2,在施工期內能夠實現碳中和並不容易,感謝承建項目的中建香港對推動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所作的努力。

同時中建香港另外兩個承建項目,包括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項目及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項目,亦同樣於今屆香港環境卓越大獎中獲得優異獎嘉許,見證中建香港信守推動綠色建築及環保施工的承諾。

O⬝PARK2「低碳建材」「碳中和雲平台」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監測碳排放量

作為全國首個承諾施工期達至碳中和的綠色工程,O⬝PARK2不僅在建築過程中採取綠色建築技術,更使用可持續低碳建築材料。

是次獲奬的綠色工程O⬝PARK2項目已取得香港綠建環評 「BEAM Plus v1.2」鉑金級預認證,在建築過程中應用綠色建築技術及低碳建築材料,通過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以及支持自願減排項目實現O⬝PARK2施工期碳中和。當中包括使用了100%循環再生的低碳鋼筋、綠色混凝土、基於CCUS技術的混凝土砌塊,及太陽能光伏玻璃等可持續低碳建築材料,以達致最優化的減碳潛力。其中,上述混凝土砌塊又稱「吸碳磚」將由能源企業收集的二氧化碳,用於製作低碳混凝土砌塊,相較傳統材料,減碳78%。

O⬝PARK2為全港第一個應用了基於CCUS技術的混凝土砌塊的項目。

工程中所採用的「碳中和雲平台」由中建香港團隊自主研發,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紀錄材料使用量並進行碳排放計算,可實時更新碳排放數據,並每月更新地盤與辦公室的溫室氣體排放數量、分佈以及減碳措施成效等。

另外,O⬝PARK2亦採用由自主開發的「C-SMART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為基礎,綜合監管建築工程的安全、人員、進度、物資等,有效管理工程進度,自動採集地盤資訊並匯總至一體化資訊管理平台。

O⬝PARK2與Y·PARK [林·區] 積極合作,回收木材,更將部分木材升級再造成椅桌、橋以及裝飾,並放置於工地的綠色休憩公園供工友使用。
中建香港自主研發碳中和雲平台,應用大數據監測O⬝PARK2碳排放水平。

透過各方面的努力,根據 O⬝PARK2 碳中和施工計劃,經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計算核證,截至去年6月底,O⬝PARK2 碳排放總量為 24,389 噸,實現減碳 4,240 噸,遠遠超過碳中和承諾書預計的減碳量3,198噸。而O⬝PARK2除奪得「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獎外,在去年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22全球方案徵集(UNIDO Global Call 2022)頒獎禮中,憑藉在低碳方面的卓越表現,成功從世界各地合共45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於農業與食品領域中獲頒全球冠軍,是該屆唯一獲獎的建築企業。

在去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以「綠色低碳技術與淨零目標」為主題的全球方案徵集(UNIDO Global Call 2022)頒獎典禮中,O⬝PARK2從世界各地共45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於農業與食品領域中獲頒全球冠軍。

中建香港董事長兼總經理孔祥兆表示:「中建香港承建的多個項目均獲得『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除了令工程建造與設計的團隊十分鼓舞,亦是對公司探索綠色和低碳發展的一種肯定。其中作為建築業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工程,O⬝PARK2成為全國首個承諾施工期達至碳中和的綠色工程項目,對推動建築業綠色低碳發展有重大意義。展望未來,公司將總結O⬝PARK2 項目減碳經驗,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建造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積極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中建香港董事長兼總經理孔祥兆對於O⬝PARK2榮獲業界推崇的「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感到榮幸。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承建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在2022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中榮獲「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獎。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項目運用創科優勢

除了O⬝PARK2項目,中建香港承建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項目及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項目亦分別獲得優異獎,兩者同樣以多項創新綠色創科建築技術以達到最佳減碳目標。

其中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項目,本身是一項應對氣候變化的造水設施,整體項目多方位採用可持續設計及興建手法;例如臨時工地辦公樓全面以「組裝合成法」(MiC) 建成,以及明渠和廠房結構以「裝配式設計」(DfMA)預製組件構建等,部分的永久天台光伏面板(Photovoltaic Panels)更提前在臨時工地辦公樓裝備使用,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建築期間,工程團隊更利用水底無人機及航拍機協助海底珊瑚及陸上珍貴植物保育工作,並多次主辦現場參觀交流及周邊社區的環保活動,積極向公眾推廣環保文化。

另一優異獎項目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項目為建造全亞洲其中一所最大的人工岩洞污水處理廠,當中引入了先進的建築科技,包括BIM技術,四維沉浸式電腦虛擬環境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科技,配合MiC及DfMA技術,提升現場施工效率及減少浪費建築物料。

在減廢及回收方面,地盤應用了可再生能源發電,減少碳排放;利用回收膠樽及舊水馬種植盆栽,美化社區環境。工程團隊更將山上的原生植物如小果柿、香港安蘭、金毛狗等移植到合適的生長環境,兼顧工程項目與環境保育。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項目整體項目採用了多方位可持續設計及興建手法,除了MiC及DfMA建築技術,更設有永久天台光伏面板,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項目採取一系列「綠色」措施,例如將廢棄的排水管和樹木升級再造成為工人休息設施。
中建香港團隊重視環境保育及社區發展,在工程項目進行期間,不時舉辦校園分享等教育活動,向社界大眾及下一代宣傳環保信息。

(資料及相片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