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組班】陳美齡教育理念一文睇晒 倡必修普通話 改革TSA

撰文:李彤茵
出版:更新: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密鑼緊鼓籌組班子,政界早知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必然「冇得留低」之下,尤其關注由誰接掌有關職位。持有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博士學位的居日藝人陳美齡,被傳獲邀出任下屆教育局局長,而她剛好出版新書,大談本港的教育制度,並提出40個建議,包括改革TSA,取消均一強制學校參與,以及將普通話列為必修科等,儼如潛在下屆教育政策框架。

陳美齡推出兩本中文書,當中包括《40個教育提案 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李彤茵攝)

陳美齡近日撰寫新書《40個教育提案 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指,早前接觸過教育界各個持份者後,明白以評核為核心的教育制度,令教師、家長、學生備受壓力,令學習由喜悅變成負擔,因此花了大半年時間,研究本港的教育制度,並提出四十個改革提案;有關提案涉及學前教育、幼稚園、小學、中學、專上教育、教師等範疇,當中包括改革全港性系統評估(TSA/BCA),減低師生壓力,正正與林鄭競選政綱中的教育政策,提及要全面檢討TSA,為學生及家長減壓的理念不謀而合。

建議TSA每年隨機挑選學校應試

在評論TSA的章節,陳美齡批評,現時師生及家長為了在評核中取得佳績而感到壓力,試卷所要求的能力雖然合理,但試題刁鑽,學生需要很高的辨識技巧,即使學生具備基本能力,在沒有操練下亦可能不及格,令額外操練應運而生。她建議取消均一強制學校的參與方法,每年隨機挑選學校應試,而收集試卷分析後,公布結果時不會提及學校或學生的名字,同時檢討考卷的格式,確保評估學生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考試能力」,如果最後大家都認為過度評估是不必要,便應該取消TSA。

針對小學改革,陳美齡認為需評審教科書,認為香港的特有環境有利孩子學習高質素的中英語,英文教科書上建議鼓勵閱讀真正的兒童讀物及經典英國文學;中文教科書上內容過量,要集中篩選教材,同時建議將普通語列為必修科,並沿用中文科的教科書教導普通語,而非另外特別而設的書本,將可加深學生對中文科教材的理解。

批DSE是「港式瘋狂應考操練」​

專上教育方面,她認為要檢討文憑試(DSE),因為現時整個DSE制度忽略了學生的整體發展、職業培訓以及大學的學前教育,而學生在應考的過程中,「被迫放棄探索自己未來理想的機會,只是反覆操練前屆試卷、牢記課文、硬背很多對日後人生可能毫無用處的東西」,直言是「港式瘋狂應考操練」。因此她建議把DSE變成大學入學試,而不是高中畢業試,而每個學科另外設有一個由教育局承認的公開的「及格/不及格」兩級考試,即不是所有高中生均需要考DSE,只是有意升讀大學才選擇應考,同時亦可選擇IB、SAT、美國大學入學試等其他方法考入大學;而無意升讀大學者則可以專心在核心科目或與未來職業有關的科目取得及格分數。

總體而言,陳美齡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席仍停留於「留強汰弱」的狀態,以統一的強制評估制度,篩選尖子,這些嚴苛的測驗為學生、家長及教師帶來極大的壓力,無法享受學習的樂趣,亦意味著教育制度出現問題,而本港現行的教育制度是沿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系統,仍停滯於殖民地時代的原則,但香港已回歸20年,有改善自身教育制度的自由。她認為現時制度主要有五項不足,包括窒礙社會流動、側重評核、資源分配不公、專上教育入學試不公,以及教育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