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2023數字經濟峰會│環球科技專才分享「智慧城市 - 由基礎到應用」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2023數字經濟峰會將於今年4月13至14日舉行,特設8大專題論壇,滙聚一眾環球知名的科技先驅,一同解構智慧城市、數據創新、金融科技、Web3、智慧出行、新型工業化以及數字政府等未來趨勢。今次HK01請來其中3位演講嘉賓:思科亞太地區、日本和大中華區系統工程副總裁Raymond Janse van Rensburg先生、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全球金融科學院主席李國權教授和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文銳先生,為讀者率先分享對「智慧城市 - 由基礎到應用」的看法。

智慧城市3大重要基礎

全球各地近年著力推動發展智慧城市,香港亦不例外,要成為現代化的城市,應先制定具體的目標,並從市民、政府、學術界和行業專家等各方聽取意見。要轉型成功,Raymond認為:「要發展成智慧城市,市內的基礎設施不可缺少,當中數碼共享普及化、盡用安全靈活的基建網絡及提供一個安全穩定遠距工作環境等元素尤其重要,結合起來正好為發展智慧城市奠下基礎。」

Raymond續說:「公共Wi-Fi對發展智慧城市非常重要,除了支援城市服務,如交通管理、環境監測和緊急系統外,共享普及化後更可吸引重視數碼化的企業、遊客和居民,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公共交通系統數碼化後,更可提供實時數據及分析,以達致智能交通管理,從而增強道路安全性,亦有助減少交通擠塞和空氣污染,為環境出一分力。

智慧城市亦面臨不少挑戰,例如許多城市的傳統基礎設施,可能未能配合現代化的技術要求。而更新有關配套需要大規模的資源,建議通過公私營協作或政府補貼來支持基建發展。智慧城市應用中,將收集大量公眾數據,如何保護網絡數據免受入侵風險亦變得十分重要。Raymond認為:「應建立全面的數據保護政策和相關法律,確保市民的私隱及其數據得到安全的保護。相信只要通過精心的規劃並落實執行,香港要成為亞太區領先的智慧城市指日可待。」

思科亞太地區、日本和大中華區系統工程副總裁Raymond Janse van Rensburg 分享,要發展成智慧城市,安全靈活的基建網絡不可缺少。

Web 3生態系統保障數據安全

Web3在近年一直盛行, 繼續急速發展,現已邁向Web3+。Web3+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更多數據控制權和私隱保護。智慧城市可以通過區塊鏈的數據共享平台相互補充,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安全、去中心化的數據儲存和交易基礎設施;另外,由於數據以區塊鏈儲存,有關機構、企業或國家需要時,就能更有效地處理審批、付款或分配資源等,增強數據交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進社區和智慧城市項目的推進。

Web 3在沒有特定發展框架下,區域差異令各地的行業發展不一。李教授認為這反而能造就創新、並開發新商業模式的機會,「在缺少金融服務資源的地區,發展去中心化金融(DeFi)技術,有效降低運作成本並提升管理效率。比如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地區,更有利發展遊戲化金融(GameFi)等技術。要知道技術本身是中立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利用技術來得到最大的效益。」李教授指香港可充當東西方的橋樑,以促進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香港與新加坡也可以合作,推廣DeFi增加金融的包容性,例如跨境滙款,外滙和政府債券流動性等範疇。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全球金融科學院主席李國權教授認為,發展Web 3+已是大趨勢,香港可充當東西方的橋樑,以促進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

智慧城市聯盟 把握政策機遇 發展世界級智慧城市

發展智慧城市,資金、政策和方案是不可或缺的部份,當中,政策是重要的一環。楊文銳認為香港應把握《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政策的機遇,讓香港在大灣區成為重要的數據資訊樞紐。

另外,楊會長亦指出「電子身份」亦是發展智慧城市的基礎,除了應用在公共服務上,亦希望能推廣至商界的層面,不過就需要政府在法規和政策上的配合和支持。楊會長續道:香港除了著重本港的數碼基建發展外,希望能做到跨境、內地和海外的聯通。智慧城市聯盟致力推動法律實體識別編碼 (Legal Entity Identifier, LEI) – 屬於機構的全球性電子身份,能夠在不同金融體制下進行跨境服務,都得到保障。楊會長希望香港能將LEI應用在各行各業,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文銳先生指出「電子身份」是發展智慧城市的基礎,除了應用在公共服務上,亦希望能推廣至商界的層面。

開拓多元商機,引領科技發展,如果你都希望將業務邁向創新未來,萬勿錯過參與2023數字經濟峰會的機會,立即報名參與!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