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𢃇排珊瑚覆蓋率僅2% 環團與中大育養1000塊珊瑚修復海洋生態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今日(8日)正式展開為期3年的「珊海無盡」大型珊瑚保育計劃,與香港中文大學珊瑚學院合作,育養香港東北面水域最少1,000塊掉落的珊瑚碎塊,再將牠們後放回海中,以增加珊瑚野外繁殖率和基因多樣性。

+4

吐露港發展致水質污染 染珊瑚覆蓋率由8成跌至2%

全港擁有84種石珊瑚,石珊瑚品種數目比世界知名的浮潛和潛水勝地加勒比海還要多。WWF指,位於吐露港的扯𢃇排一帶曾經坐擁高達8成珊瑚覆蓋率,然而,80年代初急速的城市發展引致內港水質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現時吐露港扯𢃇排珊瑚覆蓋率低至2%。

為了提高珊瑚覆蓋率和珊瑚多樣性,WWF與中大珊瑚學院合作,利用無性和有性繁殖技術,培育珊瑚,目標於3年內,在香港東北面水域拯救最少1000塊掉落的珊瑚碎塊,將牠們育養後放回海中,從而修復本港海洋生態。

WWF海洋保育項目經理蘇隽彥表示,為了主動修復香港珊瑚群落,中大珊瑚學院和WWF會通過做水下調查和收集野外瀕死珊瑚碎塊,再把牠們帶回WWF的育養設施照料,期間紀錄其生長狀況。待牠們康復和成長至合適大小後,再移植回其棲息地。

+1

至於有性繁殖方面,珊瑚學院研究員會在珊瑚產卵期間收集牠們的精子和卵子,在實驗室人工受精成為珊瑚幼苗後,進行至少兩年的育養過程,才會重新放回大海,從而增加基因多樣性,以提高珊瑚族群面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此外,WWF旗下的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提供公眾教育計劃和生態導賞團,並邀請市民親身參與不同部分的珊瑚育養過程,讓大眾了解更多關於珊瑚修復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