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中電工程團隊備戰颱風 確保供電穩定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天氣事件變得越趨頻繁。踏入風季,接連有多個颱風逼近或威脅本港。不少打工仔可能關心有沒有「風假」,但對於中電工程團隊成員陳少津和劉家樂來說,惡劣天氣卻為他們的工作帶來不少挑戰。

陳少津從學徒時期便加入中電,雖然年紀輕輕,他已是獨當一面的工程技術員,現時是中電緊急服務隊的二級資深技術員,負責服務新界北區的客戶。為確保供電穩定,少津和團隊早已為風季加緊準備。「新界地區較多架空電纜和戶外供電線路,容易受惡劣天氣影響。在颱風來臨之前,我們會加強檢查戶外設備的狀況,採取保護措施,並且提前準備充足的維修物資及工具,以備不時之需。」 他表示,近年公司採用無人機技術檢查輸電塔及架空電纜,令同事的日常巡查工作更加高效,他自己亦學習了基礎修樹技巧,處理干擾架空電纜的樹木。

風季前做好準備

颱風吹襲或逼近香港期間,少津和隊友駐守不同地區候命,盡快處理客戶的查詢或報告的供電問題。被問及最難忘的事情,他憶起一次打風前夕的晚上,接到一位獨居於打鼓嶺的婆婆報告家中停電,她顯得非常擔心,並且不停催促他前來幫忙檢查。少津趕到婆婆家後,發現原來是屋內的雪櫃發生故障,導致室內漏電斷路器跳閘。儘管完成檢查後少津本可以離開,但他明白婆婆的焦慮,遂主動幫忙隔離故障的電路,使屋內即時回復光明。「她握住我雙手,稱讚我是該區的英雄,令我十分不好意思!」他的舉手之勞讓婆婆能夠在颱風來臨前恢復電力,安心在家避風。

陳少津(左)和隊員在颱風前加強巡查戶外供電設施,確保電力供應穩定。

少津續說,頻繁的極端天氣為前線工作增加不少壓力,所幸當值期間未曾遇上嚴重的電力事故,他認為全賴工程團隊所有成員日常維護及颱風前的妥善準備,使電力系統在風暴下仍能維持高度可靠。

提前到離島候命

「由於地勢緣故,離島區特別是坪洲、長洲、喜靈洲等島嶼的風勢比其他地方強勁,亦可能出現水浸風險。」中電二級技術主任劉家樂表示,當颱風訊號發出時,他和團隊會根據天文台的預測數據,預計各個變電站的水浸風險,為受水浸威脅的變電站加裝防水閘等防禦設施,並且調配人手以應對突發事件。他解釋道:「當八號風球懸掛時,前往離島的公共交通或會停止服務,我們的團隊會提前到達島上不同地點候命,甚至需要留宿,以便能盡快抵達及處理客戶報告的事故。」

家樂日常負責離島區電網維護工作和電力改善工程的規劃。他認為未雨綢繆對於減輕前線隊友的壓力十分重要。「我們早在冬季已經開始計劃和安排電力改善工程,以加強供電系統抵禦強颱風和惡劣天氣的能力。」家樂形容,備戰颱風就像球賽一樣,強調團隊合作,前線隊員與後勤支援齊心協力,減低颱風帶來的影響,確保本港供電穩定。

劉家樂(左後)指颱風過後團隊仍忙於安排檢查電力設備,盡快修復損毀的設施。

緊守崗位 風雨不休聆聽客戶需要

在颱風下仍繼續緊守崗位的「無名英雄」,還有在中電24 小時緊急服務熱線中心工作的前線人員,風雨不休接聽客戶來電查詢。

在熱線中心工作逾20年的中電客戶關係經理唐家健,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風更」。他說每年風季前,公司會安排模擬訓練,讓各部門演習颱風下的應變措施,未雨綢繆。

每當風暴來襲,中電熱線中心的主管就會視乎風暴發展,預早編排「風更」及調動額外人手當值。家健指,隨着科技進步和疫情過後,現時可安排部分前線人員遙距處理客戶查詢,「這樣可以迅速回應客戶需要,亦可靈活調配人手,提高團隊的機動性及應變能力。」

風暴前夕,熱線中心的當值人員要時刻留意風暴資訊,掌握各區供電情況的最新動向。家健坦言,最難忘是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不少偏遠鄉村的供電設施被塌樹壓毀,「當時熱線中心的電話響個不停,客戶查詢接踵而來,面對來電數量和通話時間瞬間急增,同事們都沉着應戰,盡力克服挑戰。」

中電緊急服務熱線中心的前線人員在颱風下緊守崗位,風雨無間處理客戶查詢。

智能電錶家庭 即時掌握供電消息

團隊風雨無間為客戶服務,中電除了安排專車點對點接載員工出勤,確保安全外,家健指,熱線中心亦特設「補給站」,放有杯麵、乾糧、罐頭等,為颱風下通宵當值的人員補給能量。他又憶述,「補給站」在「山竹」期間試過一日清倉,因為熱線中心人員當值逾十多個小時,加上十號風球,當值人員下班後難以回家,需留在公司的休息室避風,所以「補給站」亦是重要的後援之一。

為了縮短偏遠地區的復電時間,中電在 2019 年的風季前,優先為容易受颱風影響的偏遠鄉村更換智能電錶,以便盡早得悉及確認電力受干擾位置,盡快安排工程人員進行搶修。現時已接駁智能電錶的家庭,可透過中電手機App、短訊或電郵,接收供電網絡異常通知,例如因惡劣天氣影響供電,以及獲取最新的供電消息。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