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颱風人手「掛波」歷百載 何時「懸掛」改「發出」?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2017年對氣象迷而言相信意義非凡,適逢信號颱風系統引入本港100周年,香港郵政亦特別推出紀念郵票,讓市民收藏。
現時天文台在颱風襲港時,一般會「發出」颱風信號,但其實約100年前,天文台只能在信號站人手懸掛風球,通知市民最新颱風情況。不過,這個系統在2001年起已經全面「退役」,今時今日,市民只要透過手機,就可隨時掌握風暴襲港最新資訊。

天文台職員於總部懸掛10號風球。(天文台網頁)

現時市民要掌握最新風暴消息,手機應用程式可能是最方便的選擇,否則在風暴期間透過電視、電台亦可隨時得知颱風走向。不過,在這些科技面世之前,可有想過市民可如何得知最新風暴消息?

天文台於1917年推出數字颱風系統,但其實早在1884年已經開始「掛波」對外發布風暴資訊。當時天文台人員以圓柱形、球形和圓錐形的大型標記組成信號系統,在尖沙咀警署懸掛,風暴將至之時,警署亦會鳴砲警告居民。

至1917年,天文台首次使用數字颱風信號系統,最初只有1至7號,其後經多次改良,終於在1973年改成現時採用的系統,即1、3、8號西北、8號西南、8號東北、8號東南、9號和10號。

六十年代全港信號站的位置。(天文台網頁)

60年代設42信號站 遍佈全港

在通訊科技未普及之前,天文台在其信號站懸掛颱風信號,在60年代高峰期,全港共有42個信號站,主要位於沿岸地區。至2001年,全港最後一個仍然運作、位於長洲的信號站亦「功成身退」,之後天文台在發布風暴消息時,亦不再使用「懸掛」及「除下」颱風訊號,而一律改成「發出」及「取消」風暴信號。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憶述,他於80年代加入天文台,當時已經主要透過媒體發布風暴消息,「我亦未曾親身見過掛波」。

他表示,翻查資料,早期「掛波」完全由人手操作,其後則透過機器將信號懸掛至圍杆之上,「早期信號比較複雜,因所載信息比較多,市民亦只能在信號站看到天文台的公布,後來有了電台、電視台,信號站的重要性,就相應減低了。」

位於長洲的信號站於2001年停止服務,從此本港「掛波」不再。(天文台網頁圖片)

梁榮武:難忘83年愛倫破壞力

翻查紀錄,由1946年至今,天文台共發出14次10號颶風信號,對上一次就是2012年的韋森特。至於懸掛時間最長的10號風球是1999年的約克,當時信號一直維持了11小時,最「短命」的10號風球,就是1961年的愛麗斯,只有2小時30分鐘。

服務天文台長達29年的梁榮武又憶述,多年來有不少預測颱風的難忘經歷,「例如1983年的愛倫,當時我是『新仔』,本來我放假,但我都自己揸車返天文台,沿途看到市區情況,嚴重水浸、路面全部都是玻璃碎,破壞力非常驚人。」

至於另一次難忘經歷,梁榮武指就是1999年的約克,因當年天文台的新雷達剛剛投入服務,可以用最新技術作預測,令準確度大大提升。

+1
+2

溫黛戰後最強颱風    奪130人性命

自1946年以來10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當中,溫黛對香港的破壞最為嚴重。溫黛1962年9月1日吹襲香港期間,天文台的最高60分鐘平均風速達133公里,最高陣風紀錄每小時259公里,而大老山的陣風,更高達每小時284公里,兩者均是戰後的紀錄。

溫黛當年亦對全港造成大規模破壞,民房損毀、船隻被大風衝上岸,市區滿目瘡痍,沙田和大埔區災情特別嚴重。颱風亦造成高達130人死亡,53人失蹤,可謂本港其中一次最嚴重的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