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黃光耀:移民潮下留港發展機會必更多 成功需找到對的地方

撰文:韋景全
出版:更新:

移民潮及樓市下滑近年再度出現,會德豐地產(香港)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早有經歷。在接受港台節目《與CEO對話20年》節目中說,1989年也有移民潮,他當時這樣想:「這麼多人離開,留港的發展機會定必更多。」

他在1997年從幕後轉到前線負責鑽石山「星河明居」的銷售,銷情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他改變策略找地產代理促銷,結果成功達標;2003年沙士疫情加上樓盤滯銷,壓力令他短時間暴瘦了30磅,更有一刻想過要了結生命,幸好理智很快蓋過悲觀情緒,「這次經歷令我覺得人生除了工作,還有很多可做的事。」之後他加入政府中央政策組,開始踏足社會企業的舞台。

會德豐地產(香港)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右)接受港台節目《與CEO對話20年》訪問,分享人生哲理及體會。(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看人的長處,記人的好處,幫人的難處」

黃光耀(Ricky)在商界身經百戰,經常與社企分享實務經驗,助他們發展;他亦把經驗帶到學校,助學生近距離認識社會,建立人際網絡及思考個人價值,傳承助人為樂的精神。他的座右銘是「識做事不如識做人」、「成功不一定贏在起跑線,任何人都可發光,最重要是找到對的地方」、「千萬不要比較、計較和埋怨」,以及「看人的長處,記人的好處,幫人的難處」,不難發現他經常把這些精神演活在待人接物、處理危機和公司管治中。

黃光耀出身基層,讀書時需經常做兼職,卻珍惜每次學習機會。他曾於會考失手,轉到澳門大學修讀商科副學士,反而因此找到了自己的興趣,終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完成工商管理財務碩士。他常抱感恩之心,即使今天已出人頭地,亦不忘回饋曾就讀過的小學——鮮魚行學校,並與舊生聯手幫助學校渡過殺校危機,希望學校繼續培育具潛質的學生。

(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沙士疫情加上樓盤滯銷 壓力爆煲暴瘦30公斤

面對1989年的移民潮,他說:「這麼多人離開,留港的發展機會定必更多。」返港後即加入九龍倉集團當管理見習生,在地產發展部工作。1997年,他從幕後轉到前線負責「星河明居」的銷售,銷情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他改變策略找地產代理促銷,結果成功達標。2001年開售「擎天半島」時,他從粵語長片《十兄弟》獲得靈感,把樓盤打造成國際項目,再邀請本地十間地產代理和國際測量師行聯合推銷,成績美滿。

但最大的打擊發生在2003年,沙士疫情加上樓盤滯銷,壓力令他短時間暴瘦了30磅,更有一刻想過要了結生命,幸好理智很快蓋過悲觀情緒,及後他獲上司體諒,休息了數月,康復後即回到工作崗位。他憶述說:「這次經歷令我覺得人生除了工作,還有很多可做的事。」他所指的或許就是他在2008年後所擔任的公職——加入政府中央政策組,開始踏足社會企業的舞台。

助製造復康胸圍社企獲撥款 跑到店舖視察引起尷尬

2017年,黃光耀加入了「伙伴倡自強」計劃,負責審批社企的資助申請。他明白到社、企相依互勉可令彼此發揮所長。當年他為審批一間專門製造復康胸圍供乳癌康復者使用的社企「樂柔美」,親自跑去店內考察,令店員也感到有點尷尬。最終這間社企獲得撥款,他更給他們營運上的意見,在線上宣傳和拓展市場。

黃光耀經常身體力行去幫助弱勢社群,「我曾在鮮魚行學校義教過一位名叫舜傑的學生打網球,之後在2018年一次賣旗籌款中重遇他。樂見他熱心做義工,令我深刻體會到,把助人精神感染別人,他會再幫助其他人。」他從校長得知舜傑非常熱心義務工作,更常在校內與校外活動擔任領袖,全因他的幫忙令他回復自信。今天舜傑更已成為會德豐的員工。

黃光耀小時候就讀鮮魚行學校,之後曾返母校義教舜傑(右一)打網球,學弟深受他影響而熱心參與義工服務,及後更成為會德豐的員工。圖右二為鮮魚行學校退休校長梁紀昌。(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在疫情期間,社企「康姨Care」聘用一批弱勢婦孺做消毒清潔的工作。「我給他們一些ESR(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建議,將生意轉型為向學校、醫院、診所或企業提供清潔服務,銷售消毒用品和家居清潔用品。現今生意已上軌道,是一個在疫情和逆境下成功轉型的例子。」他補充說:「只要找對自己的舞台,任何人也可以發光。」

2011年,黃光耀開展了「學校起動」計劃(Project WeCan),協助新高中能力稍遜的同學,尋找自己的舞台。計劃透過商界網絡及活動,讓學生開拓眼界,認識新事物,啟發學習動機,建立自信。為了讓同學接觸各行各業,在平台上的每所企業均獲配對一所學校,互相協作、設計和安排一些活動去啟發同學的興趣。

黃光耀向在場的工商管理學生和會德豐員工分享個人經歷和管理哲學。(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懂做人比懂做事更重要 不要計較自己貢獻

在管理上,他堅信懂做人比懂做事更重要,「憑個人誠信,才能跟公司、社會、同事、客戶和商業伙伴建立互信,成為自己的Quality Trusted Partner。」他闡釋解決問題可以靠團隊以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獲得「加減乘除」中的「相乘」效應,往往有意外收穫。

黃光耀推薦閱讀作家Adam Grant所著的《Give and Take》。他解釋說:「今天的社會講求合作與共享,要做一個成功的給予者(Giver),首先不要計較自己的貢獻,其次要多聆聽不同意見;最後是每天都用三至五分鐘去幫助身邊的朋友。」

黃光耀在訪問中分享了作家Adam Grant所著的《Give and Take》。他表示做一個成功的給予者須不計較自己的貢獻,多聽八方意見。(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本文內容輯錄自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與CEO對話20年》。節目由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全力支持,中大商學院市場學系榮休教授陳志輝教授、中大商學院課程教授潘嘉陽教授及港台第一台節目總監張璧賢主持,訪問8位成功領袖分享管理睿智。10月15日起,逢周日下午2至4時於港台第一台及下午5至6時於港台電視31播出;港台網站、YouTube頻道、流動程式「RTHK 電台」及「RTHK 電視」同步播放及提供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