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嘆工作開支大 倡按選區大小調整津貼額 

撰文:李大煒
出版:更新:

立法會議員酬金及工作開支償還款額小組委員會召開會議,有議員反映由於地區辦事處租金等開支上升,導致無法為助理加薪,建議不應再以丙類消費物價指數,作為調整工作開支償還額的基礎。同時亦有議員建議,議員可按選區大小及選民數字,調整償還額多少。

直選議員希望取得更多津貼。(李大煒攝)

小組委員會今日(20日)開會,議程包括討論立法會議員的工作開支償還款額。議員的工作開支包括開設地區辦事處,以及聘請助理等,每名議員每屆4年任期內,可申領逾910萬元工作開支。據立法會文件顯示,今屆立法會議員整體平均聘請6.6名助理,較去屆少0.2人,其中今屆功能組別議員平均聘請5.2人,地區直選和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組別議員,則分別平均聘請7.6人和7.8人;而開設辦事處數目亦由去屆每名議員平均開設1.6間,減至今屆每名議員平均1.2間。

教育界葉建源認為,功能組別與地方選區議員所需助理數目有差距,而地方選區和超區議員的議助月薪均集中在一萬至二萬元,功能組別議員助理的月薪則人工集中在三萬五千元以上,反映直選議員超區工作較多,需聘請較多助理協助,而今屆議員普遍減少聘請助理,勢影響工作,認為應對直選和超區議員的開支償還額有更合理的處理,以吸引人才協助議員,提升議事水準。他亦指,希望議助可以有更合理的薪酬待遇,若議員一方面為市民爭取勞工權益,一方面卻未能為助理爭取合理待遇,十分諷刺。
 

工聯會何啟明亦同意,透露其本人的地區辦公室月租亦大增5000元,加上其他開支增加,難以提升助理薪酬。不過,何啟明認為,議員應衡量是否所有工作開支也應申領,舉例指有議員營辦嘉年華,質疑是否符合議員本職,認為秘書處應認真審視。工程界盧偉國建議,以市場上的租金、薪酬數據整合作加權調整,並考慮參考公務員薪酬或資助機構薪酬調整數字,會更貼近實際情況。

民主黨胡志偉則建議,議員工作開支償還款額可先劃上「基線」,讓每名議員可首先申領同一款額,其後再按選區大小和選民基數,再申領額外款額,仿效立法會選舉時,申請競選經費的做法。不過,盧偉國認為,難為不同議員度身訂造津貼方式,質疑若有議員於中產地區服務,其辦公室租金津貼可否因此增加。委員會主席黃定光就指,以往政府已曾反映,議員所屬選區並非主要考慮,政府認為每名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性質都一致,而且服務對象亦是全港市民,故一直未接納按選區調整津貼的做法。黃指出,不論開設辦事處抑或聘請議助的數目,立法會均沒有規限,認為議員可全權按已有的津貼款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