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成功舉辦 助力搭建大灣區創科平台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政府近日公布的2024-25年度預算案提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提供資助,加強支持本地創科增長。德勤一直助力香港創科行業發展,通過「德勤高科技高成長」項目,打造具影響力的政商學研合作生態體系。

「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頒獎典禮

作為「高新科技界奧斯卡」,「德勤高科技高成長」評選在1995年始創於美國矽谷,每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舉行。項目繼2005年進入中國,並在2017年起在香港舉辦後,德勤推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評選,為高速成長且持續創新的大灣區企業提供一個平台,拓展於政商學界的聯繫,以推動科研成果商業化,加速進軍全球市場。評選結果將於第二季公布,屆時德勤將邀請得獎企業到香港參與交流活動。

此外,德勤也舉行了「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頒獎典禮並揭曉評選結果,同時發布《創新為源,釋放價值:彌合商業化差距》報告,旨在探究本港創科生態圈狀況,凸顯其主要優勢以應對新挑戰。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行政財務部副部長李旭鴻、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滙豐科創金融企業客戶業務香港主管梁宇等嘉賓為「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頒獎典禮揭開序幕。

「德勤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評選採用嚴謹的評估標準和方式,為目前科技、傳媒和電信業界最客觀的排名榜之一,多次成功發掘極具潛力的獨角獸企業。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項目幫助獲獎企業擴展在銀行、VC/PE投資界的網絡,贏取香港,以至大灣區各地政府和機構的支持,也結合了德勤全球網絡資源和商業經驗的優勢,加上策略夥伴和支持機構的廣泛聯繫和專業知識,有效協助創科企業登上更大平台,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重鎮。」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右)和德勤中國華南區創投及私募主管合夥人羅遠江

今年,共有15 間本地高速成長企業榮獲「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獎項,20間營運時間較短而成績超卓的初創獲選「德勤香港明日之星」。德勤中國華南區創投及私募主管合夥人羅遠江指出︰「今年的獲獎企業來自不同行業,包括人工智能、雲計算、機械人、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顯示了本地創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這些企業在嚴格的篩選過程中脫穎而出,不僅達到了高速成長和創新獨特的基本要求,還展現了卓越的戰略佈局思維、現代化管理水平和高效的市場拓展能力,相信這些領先企業具有潛力將香港創科生態圈整體發展推向更高水平。」

德勤賦能成長 3間得獎創科企業爆發潛力

滴灌通集團首席財務官陳凌海

成立短短兩年的滴灌通從眾多初創之中脫穎而出,奪得「德勤香港明日之星領軍企業」獎項。滴灌通主要透過創新的每日收入分成投融資模式,助力小微企業籌集資金。如此嶄新的企業,更需要被看見的機會。滴灌通集團首席財務官陳凌海表示:「這個獎項不單增加公司在香港、澳門和內地認受性,令市場對滴灌通更有信心。德勤作為我們的審計師,從估值、審計、稅務等角度,亦提供了很多專業的服務。」滴灌通最近發布「滴灌通澳交所通用標準(MAP)」,公開MAP數據,向市場每日展示小微門店融資情況,為即將打入印尼、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做好準備。

精進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范思亮

生物科技企業於今屆評選中表現亮眼,其中精進微生物科技和英矽智能獲頒「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領軍企業」獎項。精進微生物科技聚焦於腸道微生態科研,兩位創辦人包括科學家和醫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與及龐大的數據庫,從疾病診斷、保健醫療,以至藥物發展三方面,希望為人類健康帶來裨益 。精進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范思亮分享:「德勤提供積極支援,如稅務計劃、業務拓展、引進投資方,令公司增長不會因這些因素而減慢。隨著公司業務持續拓展,從大灣區、東南亞甚至歐美地方,我們特別需要德勤在市場觸覺、商務業務上的顧問支援。」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

英矽智能是一間基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的軟件主要面向整個行業,尤其是制藥公司,同時亦致力開發自己的治療產品線。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現已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驅動下建立了鏈接生物學、化學和臨床醫學平台及全自動化機器人實驗室,目標是加速藥物研發,滿足未竟的醫療需求並抗擊衰老。」Alex Zhavoronkov博士認為德勤是相當出色的專業服務機構,並擁有大規模的IT和技術諮詢業務,兩者合作無間。

商學界聯合研究報告 倡「產出思維」助資源配置

為進一步推動業界將創新轉化為商機,德勤與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進行聯合研究,並發布《創新為源,釋放價值:彌合商業化差距》報告,從政策、研發能力、人才、資金、商業支援和文化等領域,探討過去兩年香港創新科技生態系統的演變並提出建議。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特區政府四管齊下的創科戰略為香港初創企業生態圈的新轉捩點奠定了基礎。多年來,本地大學的大力支持,加上與業界在促進科技創新和企業孵化方面的緊密合作,加強了政府的創新科技發展。」

《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出台後市場反應正面,政府撥出土地和基礎設施、吸引海外企業設立研發中心,並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等舉措縱使發揮激勵作用,但羅遠江認為:「儘管初創公司數量和創科就業人數均逆勢增長創新高,但仍有分別超過60%及50%的企業家對人才和資金感到擔憂。經濟不確定性也導致信心受挫,約53%的企業家認為初創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加上香港的研發支出仍低於OCED國家,本港創科行業需要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報告建議政府以「產出思維」的方法來衡量創科政策的成效,並聚焦取得有影響力的成果和高回報,有助於資源配置決策。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商業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岩教授、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和德勤中國華南區創投及私募主管合夥人羅遠江於記者會上發布研究報告

推「快閃組織」發掘人才 優化投資環境

政府通過2023年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搶得」三萬名專才來港,但供需失衡的情況仍值得關注。報告建議,培養本地創科人才更有利於香港創科生態圈的長遠發展。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商業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岩教授指出:「令人鼓舞的是,初創企業開始興起,創業氣氛也日漸濃厚,尤其是在本地大學。調查顯示63% 的創業者難以招攬足夠的人才。解決方法之一是培養更多本地STEM人才,同時探索『快閃組織』等創新方法,於開放創新的時代發掘全球人才。」

報告顯示,香港正面對風險投資的融資下滑,由2022 年全年5錄得13 億美元融資額,進一步下降至2023 年頭10 個月 的6.91 億美元,無疑窒礙了創科生態圈的成長。羅遠江表示歡迎政府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措施:「希望對其在提高私營界別研發支出、促進技術轉讓、提高本地產業競爭力和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成效進行有效評估。同時可通過制訂包括不同行業和地區、平衡和多元化的投資戰略,在滿足創科行業需求的同時降低風險。」


你可能感興趣